8月4日晚間,阿里巴巴發布2023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三個月,阿里營收達2055.6億元,同比增速為0%;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27.39億元,同比下降50%;營業成本達1296.57億元,同比增長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38.69億元,同比增長1%。
從具體業務來看,阿里中國零售商業收入為1369.77億元,同比下降2%。其中,中國客戶管理收入同比下滑10%。對此,阿里解釋稱,主要由于疫情反復,并導致4月和5月大多時候供應鏈和物流中斷所影響,致使淘寶和天貓線上實物商品GMV同比下降,訂單取消也有所增長。
在用戶活躍方面,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12個月,超過1.23億年度活躍用戶每人在淘寶和天貓消費超過10000元。截至6月30日,88VIP會員達2500萬名,每名會員年平均消費額超過57000元。
而國際零售商業收入為105.24億元,同比下滑3%。阿里表示,主要由于歐盟增值稅稅規修改,歐元對美元貶值,以及俄烏沖突導致供應鏈和物流中斷影響。
本地生活服務收入則在財報期內有所增長,收入為106.32億元,同比增長5%。得益于餓了么單位經濟效益增長,促使到家業務虧損縮窄。經調整EBITA 虧損30.44億元,去年同期虧損47.7億元。
物流方面,因用戶體驗而升級的消費者物流服務收入增長,菜鳥期內抵消跨分部交易影響后收入為121.42億元,同比增長5%,部分被速賣通的國際訂單量減少所抵消。數據還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約有70%的菜鳥驛站能提供送貨上門服務。(記者 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