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數據無處不在,對算力的需求也無處不在,因此迫切需要構建兼具算力和“運力”的算力網絡。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提出,要基于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信息網絡,打造可提供數據感知、傳輸、存儲、運算一體化服務的算力網絡,使算力像水、電一樣,成為“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社會級服務。2021年11月,中國移動在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發布了《算力網絡白皮書》,明確了總體策略和實施方案。如今時間已過去半年有余,中國移動的算力網絡進展如何?

中國移動集團級首席專家胡臻日接受采訪時表示,算力網絡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算力供給、算力管理、算力服務等多個方面,建設過程中需要產業鏈各方的通力協作。“中國移動一直在加快原始創新、產業合作以及應用創新,推動國家政策和集團戰略落地落實,目前已取得了一定進展。”胡臻說,“中國移動的發展賽道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寬廣。”

算網融合:錨定目標領先布局

據統計,2021年全球移動網絡承載的數據流量已經超780EB,是5年前的10倍。在超大規模數據浪潮的推動下,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正在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演進,亟需新型基礎設施的支持。基于對形勢的敏銳判斷,中國移動提前進行了算力網絡布局。

在2019年10月召開的ITU SG13全會上,中國移動主導的“算力感知網絡的需求及應用場景”立項獲得全會通過,成為算力感知網絡首個國際標準項目。2019年11月,中國移動發布《算力感知網絡技術白皮書》,首次向業界介紹了算力感知網絡的背景與需求、體系架構、關鍵技術、部署應用場景及關鍵技術驗證等內容。此后,中國移動開展了一系列網絡架構調整和實驗網部署等測試,為后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2021年11月,中國移動在新發布的《中國移動算力網絡白皮書》中明確提出了“算力泛在、算網共生、智能編排、一體服務”的發展目標。

錨定發展目標,中國移動又積極落實國家“東數西算”部署,精心布局“4+3+X”的數據中心部署。目前中國移動部署的面向客戶的IDC機架已增至40.7萬架,凈增4.7萬架,累積部署多樣化算力服務器55.5萬臺。同時中國移動不斷完善云化基礎設施,持續優化“N+31+X”移動云布局,中心節點數量增至13個,建設了超過500個邊緣計算節點,后續還將探索吸納社會算力,實現多元化算力供給。

在算力管理方面,中國移動加快推進算網融合,使得網絡從前期的連接算力轉向可以感知、承載、調配算力。通過融數注智,中國移動還在逐步構建算網大腦體系,推動算網資源、能力的智能編排和統一管理。

服務先行:逐步釋放發展勢能

在高質量網絡的支持下,中國移動正在向各行各業推出算力服務,釋放算力網絡的價值。

在浙江,中國移動打造了全棧算力服務,通用算力、面向大模型的智能算力、面向科學計算的超算算力可以通達全省,客戶可以通過云邊端進行高質量、低時延的部署訪問。針對普通應用、行業AI賦能、網絡加速等場景,中國移動都可提供自主可控的算力服務。中國移動還推出了融合“AI+大數據+虛擬人”多重技術的數字人一體機,為金融、交通、政務、醫療等行業提供智能和便捷的虛擬數智人交互服務。

胡臻表示,中國移動以構建國家級示范基地為目標,開展了算力網絡技術和應用創新試驗,并為此布局1個產業鏈創新基地、9個集團級節點、9個省級節點。中國移動還聯合30余家產學研用合作伙伴協同攻關,打造“東數西算”、“云邊端協同”、“社會算力并網”等新場景,同時在“東數西算”、“算力交易”、“影視渲染”等方面展開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東數西算”有四類場景,一是“東數西存”,包括運營商自己的日志數據、外部重點行業的溫冷數據存儲等。胡臻舉例說,醫療行業影像數據要求保存10-15年,中國移動聯合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浙江衛健委等單位研究了行業數據的生命周期演變規律,將醫療行業熱數據在本地存放,轉化到溫、冷階段后則搬遷到西部低成本數據中心,并探索采用高密度、低成本的存儲方式。第二類場景是“東數西算”,包括運營商業務詳單、日志的合成計算,外部客戶的互聯網行為、位置、行程等大數據計算。第三類場景是“東數西訓”,AI模型的訓練對實時要求不高,可以在西部執行。第四類場景是“東數西渲”,影視的后期制作環節可以放到西部進行渲染。據了解,《大秦帝國》、《大笑江湖》、《賽爾號》等影視節目的渲染工作都是由中國移動位于克拉瑪依的云計算和大數據中心支撐的。

算力交易方面,從大型云服務提供商到各個單位自建的自建算力中心,很多算力經常處于閑置狀態。算力網絡則可以通過構建社會算力泛在連接、智能調度能力和可信交易等技術,盤活新建和存量算力資源,避免算力資源的重復建設。在浙江、山東、河南、廣東節點,中國移動與曙光、浪潮、華為智算等企業開展了社會算力并網試驗,同時還與阿里云、華為云、AWS、騰訊云、百度智能云、微軟Azure、谷歌云等云服務商開展云能合作,覆蓋全球47個城市的60個云連接節點,為客戶提供業務出海和全球互連的跨境算網服務。

面向個人用戶的云游戲和VR/AR應用也取得了積極進展。算力網絡可以讓VR/AR設備更加輕量化,在數智人、元宇宙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前景。2022年初舉行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中國移動基于算力網絡,打造了體育明星數智人、XR演播室、AR冰雪小鎮等多款冰雪科技應用,深受用戶歡迎。

創新引導:勇擔算力網絡建設主力軍

在2022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曾提出,發展算力網絡首先需要建立強大的原始創新能力。這是因為當前算力網絡的標準路線、體系架構等仍處于起步階段,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和關鍵核心技術亟待突破。

胡臻表示,中國移動高度重視算力網絡的原始創新,一直在全力投資研發,在總體架構、資源布局、標準體系、創新技術、產業生態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22年6月,中國移動發布《算力網絡技術白皮書》,深度分析了算力網絡的十大技術發展方向。中國移動還創新提出存算一體、算力原生、算力路由、在網計算等算網一體創新技術,并在IETF和ITU構建國際標準體系,牽頭多項國際及行業標準。

為推動算力網絡技術的發展,中國移動還圍繞標準體系、原創技術、產業生態和試驗試點發出了產業倡議,特別是正在建設的“算力網絡創新試驗網”,瞄準新技術實驗床、國家示范基地、產業聚合臺和新業態孵化器四大定位,構建了多節點互聯的雙面試驗網,并開展了東數西算、CHBN、前沿技術三條主線的業務技術驗證,力爭為新技術的現網應用打下基礎。

算網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從技術創新到管理體制機制創新,都需要產業鏈各方緊密協作,開展聯合探索。與此同時,發展算力網絡既是電信企業轉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的全面升級,將為全社會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打造堅實的底座。中國移動正在與產業伙伴通力合作,加快算力網絡的成熟和演進速度,為中國數字經濟的騰飛保駕護航。(計育青/文)

標簽: 中國移動 算力網絡 算網融合 錨定目標領先布局算力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