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月11日消息,微博話題“女子下班回復工作消息獲賠加班費”引發熱議。

相信很多打工人應該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晚上下班后,本想好好享受放松一下,但因為一條微信,就不得不放下手頭的事情去處理工作消息。

有時只是幾分鐘的事,但處理完再回過頭來,發現原本要做的計劃被打亂了。比如正在打的游戲因為掛機太久被隊友舉報,又或是已經忘記了剛才正準備干什么。收到消息,回復消息,我們的個人生活,就這樣不停地被工作消息打斷。

據了解,李女士于2019年入職某科技公司擔任產品運營,2020年科技公司以連續曠工3天以上為由解除了與李女士的勞動關系。李女士將科技公司告上法庭,其中就要求公司支付她此前在公司任職期間的加班費。李女士稱,她在下班后、休息日及法定節假日共計加班了500余小時,但公司均沒有支付相關費用。一審法院審理后認為,李女士與科技公司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執行不定時工作制,因此不支持李女士要求科技公司支付休息日及延時加班費的請求。李女士不服,提起上訴。

北京三中院二審后認為,根據聊天記錄內容及李女士的工作職責可知,李女士在部分工作日下班時間、休息日等利用社交媒體工作已經超出了簡單溝通的范疇,且《假期社群官方賬號值班表》能夠證明科技公司在休息日安排李女士利用從事社交媒體工作的事實,應當認定構成加班,科技公司應支付加班費。綜合考慮李女士加班的頻率、時長、內容及其薪資標準,終審改判某科技公司應支付李女士加班費共計3萬元。

《職場人加班現狀調查報告2022》顯示,六成受訪者表示自身處于“靈活機動加班”機制中,當被問到是否會在下班后秒回工作相關的信息時,只有15.3%的人明確表示拒絕,認為下班后是自己的私人時間。84.7%的人在下班后,仍會關注工作相關信息。

對于下班后要不要回復工作消息,有網友表示,下班后不管我們在干嘛,一旦收到信息,我們就像被按了遙控器一樣要一秒鐘切換到工作狀態,這條信息沒有讓你無時無刻不在工作,但它讓你每時每刻都在為工作待命。

你不知道這條信息會不會來,你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來,于是從下班開始我們就開始焦慮,每隔幾分鐘我們就要檢查一下,甚至洗澡上廁所都得帶著手機,連睡覺都不敢開靜音。

這條信息傳達的是我們已經不配享有一整塊休息的時間,而只能學會、被迫學會在隨機的時間碎片里面安排自己的欲望。

標簽: 僅1成多人拒絕下班秒回工作信息 下班后回復工作消息算加班嗎 女子下班回復工作消息獲賠加班費 加班費如何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