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1日,2023年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夏季峰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峰會以“相向而行:促進投資者與公司對話”為主題,由商道融綠和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主辦,亞洲投資者氣候變化聯盟聯合主辦,戰略合作伙伴為穆迪、浦銀安盛基金。
夏季峰會探討了如何在中國市場踐行投后督導與盡責管理。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China SIF名譽理事長王忠民,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汪義達,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王衛華,負責任投資原則(PRI)中國區負責人羅楠,浦銀安盛基金價值投資部總經理楊岳斌等專家圍繞ESG發展趨勢、盡管管理實踐等話題展開對話。中國責任投資論壇理事長、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主持了夏季峰會。商道融綠在會上發布了反映中國上市公司的ESG整體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國氣候聯合參與平臺(CCEI)也正式啟動。
·融綠報告:A股ESG評級穩定提升,“ESG實質性”議題多具“財務實質性”
商道融綠CEO張睿在峰會上正式發布《A股ESG評級分析報告2023》。本報告是商道融綠連續四年發布此系列研究,報告基于商道融綠最新一期ESG評級結果對A股上市公司的ESG績效情況進行全面分析,通過對ESG綜合評級、信息披露、重要議題、風險分析及投資傳導等維度,詳細反映中國上市公司的ESG整體水平和趨勢。
基于商道融綠STαR ESG數據平臺、ESG風險雷達系統及PANDA碳中和數據平臺,報告對近5000家A股上市公司的ESG數據進行研究,并對中證800指數成分股2018-2023年共6年間的ESG評級表現做重點分析,反映了A股上市公司ESG評級、ESG信息披露及ESG風險的整體情況,并分析了A股上市公司ESG評級與股價的傳導機制,報告的核心發現有:
·A股上市公司ESG評級整體穩定提升,以中證800成分股為代表的頭部上市公司提升更為明顯。
·在仍為自愿披露為主的政策要求下,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發展迅速,但ESG披露“質量”改善落后于披露“數量” 提升。
·A股各主要行業上市公司的ESG整體表現,以及公司各主要ESG議題表現均有進步,但仍存在結構化差異。
·ESG風險事件仍保持高位頻發狀態,但有趨于穩定的趨勢。
·根據對A股全行業的研究分析,約80%的行業ESG實質性議題具有明顯“財務實質性”,對股價有明顯的傳導影響效果。
1.A股上市公司ESG綜合評級加速提升
近一年,A股上市公司ESG綜合評級提升呈加速之趨勢。其中中證800成分股,ESG評級在B+級(含)以上的公司數量從2018年的63家增至2023年的506家,評級在C+級(含)以下的公司數量從2018年的199家降至34家。
中證800成分股ESG評級分布(2018-2023)
以2018年ESG評級為基數,中證800成分股ESG評級平均得分在5年間提升了22%,2023年得分增速提升了近一倍。
中證800成分股ESG評級相對得分(以2018年為基數)
2.A股ESG信息披露顯著提升
A股上市公司發布ESG報告數量持續增長,截止6月2日,2023年共發布ESG報告1755份,約占A股公司的35%。其中滬深300上市公司2023年有278家發布報告,占比接近93%。在ESG報告仍為自愿披露的政策要求下,A股上市公司ESG報告發布率在近兩年提速明顯。
A股ESG報告發布統計(2009-2023)
同時,A股ESG信息披露也在持續提升,環境相關信息披露提升尤為明顯。2018年至2023年,中證800成分股環境主要指標的披露率從29.9%提升到68.6%,并首次超過治理主要指標(63.2%)。而ESG指標的披露質量僅有小幅提升,提升速度落后于指標的披露率。
主要ESG指標披露率(2018-2023)
3.A股上市公司ESG評級分析
從行業分布來看,2023年中證800成分股所有行業ESG評級均有提升,得分最高的三個行業依次為:衛生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金融業。平均得分最低的三個行業依次為:其他服務業;農、林、牧、漁業;房地產業。
中證800行業ESG得分情況(2023)
從公司性質來看,中證800成分股公司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ESG綜合績效、ESG管理及披露、ESG風險3個維度均優于指數內其他類型公司。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績效較優(2023)
從ESG主要議題來看,在過去一年,環境、社會、治理三個維度14個主要議題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023年,中證800成分股在環境議題的表現從高到低依次為環境政策、污染物排放、應對氣候變化、能源與資源消耗、生物多樣性;社會議題的表現從高到低依次為產品管理、客戶權益、數據安全、社區、員工發展、供應鏈管理;治理議題的表現從高到低依次為治理結構、商業道德、合規管理。
中證800 ESG議題得分情況(2022-2023)
4.A股上市公司ESG風險分析
A股上市公司ESG風險事件仍保持高位頻發態勢,但有趨于穩定的趨勢。商道融綠ESG風險雷達系統自2012年6月至2023年6月共收錄ESG風險事件36,621 件,治理類風險事件總數相較于環境與社會類稍高;從事件嚴重性與影響程度等級角度來看,治理類中高等級風險事件的數量也高于其他兩類。
A股ESG風險事件統計(2012.6-2023.6)
從風險事件類型來看,污染物排放和環境合規是上市公司環境維度面臨較大的風險;產品(服務)風險和員工權益負面事件是社會維度面臨較大的風險;商業道德風險和合規管理風險是公司治理維度面臨較大的風險。
A股ESG風險事件類型統計(2012.6-2023.6)
5.A股上市公司ESG評級與股價關系及財務傳導機制
報告研究發現,在滬深300及中證500成分股范圍內A股上市公司ESG評級與股價有明顯的的正相關性。其中由行業內ESG評級最高的20%公司組成的滬深300擇優指數近七年年化超額收益率超過了5.7%,由行業內ESG評級提升最快的20%公司組成的滬深300進步擇優指數近七年年化超額收益率則超過了5.8%。
本年報告還對A股上市公司的ESG實質性議題是否具備“財務實質性”做了創新性研究。以采礦業為例,采礦業7個實質性最高的ESG議題均具有財務實質性。通過對A股全行業的研究分析,發現約80%的行業ESG實質性議題具備財務實質性,對股價有明顯的傳導影響效果。此實證研究表明,在A股市場ESG實質性和財務實質性較為一致,這給A股ESG投資有效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融綠一級行業ESG議題的傳導機制研究結果
6.總結與展望
綜上所述,2023年A股上市公司ESG整體評級及信息披露均呈現了持續提升的態勢,未來還需實現從ESG信息披露數量提升到ESG信息披露質量提升的跨越。隨著ISSB兩份標準的發布,國內ESG信息披露的要求或加速推進,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將繼續提升。A股公司的ESG工作也將更加融合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氣候變化議題,尤其是低碳轉型話題將持續保持較高熱度。上市公司和機構投資者在ESG道路上將更多“相向而行”。
隨著報告的發布,商道融綠同期公布了最新一期A股上市公司ESG評級結果。歡迎登錄商道融綠官方網站,或添加“商道融綠”微信公眾號(syntaogf),查詢閱讀在線版報告(精要)或下載電子PDF版報告。
·中國氣候聯合參與平臺(CCEI)啟動,24家大型機構投資者作為創始成員單位加入
夏季峰會上,中國氣候聯合參與平臺(China Climate Engagement Initiative,CCEI)正式啟動,24家大型機構投資者作為該平臺的創始成員單位牽頭推動該平臺的工作,其所代表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四十萬億人民幣。CCEI平臺旨在協助機構投資者在推動中國被投企業向綠色低碳轉型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機構投資者通過與被投企業主動溝通并引導企業綠色低碳高質量轉型,能夠更加深入地參與到助力實現中國“雙碳”目標的進程中。監管部門持續鼓勵金融機構強化對企業提升ESG表現、實現高質量轉型的推動。在此背景下,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和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聯合相關單位共同發起中國氣候聯合參與平臺(CCEI平臺)。CCEI平臺是中國首個由機構投資者發起,通過促進機構投資者發揮參與及盡責管理影響力,以推動企業綠色低碳高質量轉型(下稱“轉型”)的投資者合作機制。CCEI平臺旨在使中國資本市場更加廣泛地整合機構投資者參與及盡責管理的專業經驗和技術資源,更為高效地提升中國企業轉型的意愿、能力和效果。
CCEI平臺將依托有關發起單位、專家學者及意見領袖的專業力量,匯集業內在可持續投資領域領先并期望致力于促進中國企業實現碳中和的機構投資者參與CCEI平臺并開展行動,共同組建工作組,開展以下三個支柱的工作:
·支柱1:支持并促進被投企業制定和落實轉型方案。組織機構投資者和重點企業就轉型議題積極開展對話,支持并協助企業制定轉型方案、設定明確、切實及可衡量的轉型目標與階段性里程碑,同時持續跟蹤重點企業轉型進展,直至轉型目標達成。
·支柱2:研究制定機構投資者參與方法學。基于支柱1的工作,研究制定推動企業轉型的機構投資者參與方法學及指南。
·支柱3:開展能力建設。針對重點轉型議題,組織機構投資者、專家學者、企業及其相關方開展專題性的企業轉型能力建設活動。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中國責任投資論壇名譽理事長王忠民任CCEI平臺理事會主席,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任理事、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責任投資論壇理事長、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任理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CCEI平臺將在理事會的領導下和專家委員會提供技術指導下,由秘書處組織成員單位和工作組共同推動平臺工作。
CCEI平臺創始成員單位包括24家機構投資者,覆蓋本地的公募基金、保險資管、銀行理財、私募基金以及部分國際資管機構。截止啟動日,CCEI平臺創始成員單位所代表的資產規模超過四十萬億人民幣。機構投資者作為平臺的主要成員單位,將以自愿聯合組建工作組的形式,共同開展平臺三個支柱的工作。CCEI平臺正在持續招募更多的成員單位及專家委員會成員,歡迎機構投資者和專家學者加入CCEI平臺,共同助力中國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進程。
本屆峰會得到新浪財經、央視網、經觀傳媒、界面新聞、網易財經等媒體的大力支持,通過China SIF官網、萬得3C會議、同花順數據終端、微信視頻號等平臺同步直播。觀眾還可以登錄China SIF官網或添加“SIF責任投資論壇”微信公眾號(ChinaSIF),收看本屆峰會的回放。
關于中國責任投資論壇
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是聚焦責任投資與可持續發展議題的國際交流平臺,于2012年在北京發起,旨在推廣責任投資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理念,推動綠色金融,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全球責任投資倡導平臺(Global SIFs Network)的一員,China SIF自成立以來,每年舉辦年會、夏季峰會、中國責任投資周等旗艦活動,以及一系列的專題研討交流會,邀請國內外專家、研究人員、責任投資領域的踐行者、金融機構及上市公司代表分享其研究成果、工作經驗以及經典案例,對責任投資及綠色金融展開多種形式的探索和倡導。
China SIF發布了一系列標志性的報告和研究成果,如《中國責任投資年度報告》等,并持續支持ESG學位論文競賽,與合作伙伴和眾多業內專家一起共同開發了“椰子雞課堂”系列視頻課程,推廣ESG投資理念和實踐。經過多年的積淀,China SIF已經成為該領域的標志性活動。
想獲得更多詳情,請關注“商道融綠”(syntaogf)及“SIF責任投資論壇”(ChinaSIF)微信公眾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 商道融綠在2023年China SIF夏季峰會發布最新ESG評級分析報告
- 一站式+互聯網+AI,云生集團發布勞法云平臺助力企業用工合規
- 福州街頭現“換電”黑科技,電動自行車無限續航時代真的來了!
- 成都高新智能網聯產創融合加速器順利結業,新一期招募啟動
- 2023MWC上海丨“5G+AI”雙輪驅動思特奇以科技創新探索數智未來
- 源自福特超級平臺,江鈴福特新款輕客來襲
- Blueglass首創多巴胺膠原嘭嘭蜜桃女孩酸奶系列
- 2023vivo游戲開發者沙龍·輕休閑專場多方分享運營秘籍
- 數字技術加持 倍思靈傲插線板100W給你暢快無憂的充電體驗
- 連續招商進階渠道實力,星途星紀元第二屆合作伙伴共創大會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