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1月8日-9日,以“萬物新生 共話巔峰”為主題的《財經》年度對話2022在北京圓滿落幕。作為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導者,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副總裁、解決方案部總裁李立應邀出席“人口與地產紅利結束后的低碳經濟躍進”主題圓桌對話,現場與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曹遠征共同探討了對“雙碳”戰略的前瞻洞察,分享了新華三零碳智慧園區解決方案推動各類園區可持續發展的實踐經驗。
挑戰與機遇共存,“雙碳”戰略推動園區迭代2022年,中國經濟的發展正在面臨人口結構、產業轉型、國際形勢等多重挑戰,房地產、工業、傳統基建等驅動增長的傳統經濟引擎需要新的構想和重建。在數字經濟之外,低碳經濟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了下一個投資新高峰和新風口,將持續驅動供給端的全產業鏈升級和需求端消費市場的增長。“雙碳”戰略的價值不言而喻,而園區作為城市和產業發展的基礎單元,正日益成為落實“雙碳”戰略的重要載體,如何能夠高效推動節能降碳,成為關乎發展效益的核心命題。
在仇保興看來,“雙碳”本身是一個長期戰略,我國從建筑到園區,都應強調自身減碳的能力,通過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來進行減碳,是踐行“雙碳”非常重要的一環。仇保興表示,把自愿減排的碳市場和配額碳市場作為兩級,再加上減碳效率碳市場,通過技術創新或者園區綜合減碳,就可以獲得額外收益并帶動工業園區轉型。
李立提到,科技創新在為企業提升能效的同時對于降碳減排也具有重要意義。在國家“雙碳”戰略出臺之后,新華三集團就對“如何用數字化賦能‘雙碳’戰略,促進降碳減排的數字化方案落地”這一問題做了深入研究和思考。“雙碳”目標的實現涉及到社會和產業各大領域,新華三主要從影響力較大的產業園區入手。據粗略測算,中國有各級、各類產業園區超過15000座,工業園區有25000多座。產業園區對整個經濟社會的貢獻值超過30%,但工業能耗卻占我國總能耗60%以上。同時,產業園區的碳排放占全國30%以上。雖然產業園區對經濟的貢獻非常大,但也是碳排放的大戶。怎樣在園區中落地節能降碳方案,對整個“雙碳”戰略的達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全面推動零碳智慧園區的建設,一方面是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政策和產業變革的主動選擇。曹遠征認為,從2020年開始到2050年,中國每年需要投資30億以上,“雙碳”戰略是中國中長期發展的基本框架,如果中國“雙碳”戰略真正能實現并可持續發展,對世界也是有重要意義。
數據驅動革新,做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科技創新不僅為企業提升生產能效,同時對降碳減排也具有重要意義。當產業發展面臨“碳成本”的不斷攀升,如何用數智化手段在低碳時代中突破挑戰、把握機遇值得思考。
為了能夠讓園區在推動數字化變革的同時踐行“碳達峰、碳中和”的使命。新華三在業內率先提出“零碳智慧園區”理念,打造了以數據為驅動的零碳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在整個解決方案中采用“1+4”頂層設計,“1”是零碳智慧操作系統,可以看作是零碳數據中臺;“4”是4個治理框架—— “源、探、管、服”。“源”是從清潔能源替代做起,具體落地方案包括部署光伏、儲能、風電等設施;“探”是探測,即園區的碳排放檢測,為今后企業全面踐行“碳達峰”、“碳中和”理念做數據積累;“管”是管理,通過綜合能耗管理實現節能減排,包括對交通、照明、空調、電梯,乃至生活垃圾處理等各方面進行系統管控;“服”是服務,在擁有海量的新能源數據、碳數據等園區數據積累后,將為園區提供碳數據服務,包括在未來與國家碳交易中心進行數據交換,從多方面去促進園區實現零碳目標。據落地案例數據反饋,很多園區在實施方案后能夠節省30%以上的能耗成本。
目前,新華三集團已經打造出了眾多零碳智慧園區樣板。例如,在紫光股份智能工廠搭建綠色光儲系統,使園區微電網支持分布式光伏、組串式儲能等多項創新;同時,以零碳智慧操作系統為基礎,構建工廠“碳家底”模型,為園區提供雙碳推演與分析,助力工廠年度碳排減少近千噸。
未來,隨著園區建設與“雙碳”戰略的深度融合,零碳智慧園區將通過助力產業蝶變升級,重塑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格局。作為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導者,新華三集團將繼續秉持“云智原生”戰略,利用數據助力園區實現提質增效的同時,履行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的社會責任。以更貼合場景需求的技術和解決方案賦能各類園區“零碳+智慧”轉型,讓未來園區在踐行“雙碳”戰略的道路上更有底氣,以數據價值推動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標簽:
- 天天熱點評!《財經》年度對話 | 新華三李立:以數據為驅動,找到節能降碳新方式
- 雷神酷睿i9-12900H筆記本電腦上市 流線型設計簡練利落
- 華碩a豆14預售價僅3099元 主打時尚設計的輕薄本系列
- 華碩靈耀X13京東預售秒殺 機身基于華碩美學設計理念
- 小米發布史上最輕薄筆記本Air13 360度翻轉+12代酷睿
- 小米筆記本Air13已開啟盲約 機身極為輕薄且支持180度完全放平
- 四核八線程酷睿i7處理器的輕薄本 搭載了定制版Intel0000
- 紅米發布120Hz超畫質游戲旗艦電視 帶來了全新星辰游戲畫質
- 華碩推出了白色版的彈藥庫機箱 采用了雙面側透設計
- 13代酷睿加持!未來戰艦II代水冷電競臺式機開啟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