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來自中國的跨境電商平臺正風靡美國,而且走紅的“套路”還很眼熟。據美國《財富》雜志20日報道,拼多多海外版Temu已成為美國下載量*高的應用程序,將亞馬遜和沃爾瑪甩在身后。拼低價、拼流量、拼運費等多重“打法”,正在讓這個自稱“讓你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的應用火遍全美。
【資料圖】
下載量*高應用
近日,在有著“美國春晚”之稱的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年度總決賽(超級碗)上,電商平臺Temu的一則廣告引起熱議。不少美國觀眾都被“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shop like a billionaire)”的背景音樂洗腦,和當年國內的“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免得多”有得一拼。
實際上,Temu正是拼多多旗下的跨境電商平臺。據悉,為了能在“全美*大舞臺”播放這則時長30秒的廣告,拼多多豪擲超千萬美元廣告費。
Temu的“燒錢”之舉是為了保住在美國的迅速增長勢頭。
自去年9月在美國上線以來,Temu已收獲熱烈反響。電子商務數據公司Marketplace Pulse數據顯示,去年10月,Temu就已成為美國下載次數*多的購物APP,超過亞馬遜、沃爾瑪等美國公司。此后,Temu在美國蘋果和安卓應用程序商店排名一路飆升,連續穩坐下載量頭把交椅。
美國《福布斯》雜志稱,今年以來,在名人推廣和“超級碗”廣告的助推下,Temu仍是蘋果應用程序商店下載量*高的應用。
市場情報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的最新數據也顯示,Temu的快速增長并未放緩,上個月仍有500萬蘋果用戶和 200萬安卓用戶下載該應用。自去年9月以來,Temu下載總量已超過2400萬次,每月擁有超過1100萬活躍用戶。
在美國的亮眼表現后,Temu已宣布開始在加拿大內測,本月將進軍加拿大市場。
有何套路?
為何Temu在美國這么火?外媒總結了Temu三套“打法”。
首先是拼低價。從家居用品、服裝再到電子產品,消費者在Temu上能夠買到幾乎所有種類的商品,但價格卻普遍低于其他電商平臺。
比如,Temu熱賣的無線耳機只要不到10美元,但在亞馬遜網站上的價格通常都在20美元以上。在Temu上,一套女士泳衣只要6.5美元,一個智能手表只要11美元,確實讓不少美國用戶感受到了億萬富翁般的購物體驗。
據美國《連線》(Wired)雜志報道,Temu通過“省去中間商”的直銷方式在美國保持超低價。不僅中國供應商能通過平臺直接向美國消費者銷售產品,產品還是直接從中國發貨,不用在美國建倉庫網絡。
其次是拼優惠和拼運費。Temu正通過狂撒優惠券、免運費等套路吸引美國客戶。
據《財富》雜志報道,Temu新用戶注冊即可享8折優惠,學生也可能得到15%的折扣,用戶拉新也能獲得優惠券和小禮物。
Temu還推出了所有商品限時免運費服務。雖然這一“限時”似乎每天都會刷新,但顯然吸引了不少過去需要付運費的美國用戶。
最后是拼流量。和不少主攻年輕消費群體的平臺類似,Temu似乎正在將網購平臺與社交媒體融合。
據《福布斯》報道,Temu在Instagram、臉書、TikTok等社交媒體上投放了大量廣告。除了用“洗腦式”的廣告和標語刷屏,Temu還通過社交紅人引流。
僅在TikTok上,帶有#temu標簽的短視頻瀏覽量就高達3億次。大量的網紅“開箱試裝”視頻和購物分享視頻,也極能勾起觀眾購物欲。
能走多遠?
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電商“出海”,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AliExpress)、中國快時尚跨境電商Shein等。如今,拼多多已憑借Temu走到海外,它又能走多遠?
不少外媒已將Temu與Shein作對比。數據顯示,Temu與Shein的目標客戶群中重疊比例*高。
近年來,Shein已在低價、流量的推動下,在美國收獲巨大成功,應用下載總量從2019年的6700萬激增至2021年的1.93億。
但據BusinesssofApps網站透露,Shein正面臨估值下滑的尷尬現況,估值從2022年初的1000億美元縮水至2023年的640億美元。這也引發了新問題:消費者是否已不再青睞超低價商品?
分析認為,Temu在美國的瘋狂營銷和用戶補貼等“燒錢”玩法能持續多久,仍有待觀察。此外,如何贏得美國消費者的忠誠度也是Temu面臨的*大挑戰。
零售營銷顧問凱西·霍特卡(Cathy Hotka)認為,相比Temu,美國消費者仍有許多更熟悉的選項。雖然Temu的低價商品正在獲得青睞,但這些商品已出現質量參差不齊、尺寸不夠準確等問題,導致Temu口碑滑坡。
在相當于美國民間“12315”的Better Business Bureau網站上,五星滿分中,Temu只獲得了1.8星。不少美國顧客投訴稱,產品從未送達、送達時已經損壞以及客服回應不及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