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期的臨疊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學生居家上網課也催生了新的需求。北京商報記者日前在京城各大家電賣場走訪時發現,如今“護眼電視”已成為彩電廠商宣傳的標配,同時,隨著彩電從高清向超高清的過渡,激光電視、OLED、MiniIled等各種新興顯示技術不斷涌現,到底哪種電視最護眼,成為社會與學生家長關注的焦點。

護眼成為電視功能標配

北京商報記者在大中、國美等電器賣場走訪時發現,幾乎所有在售的彩電產品都打上了“護眼電視”的招牌,各個廠家的銷售員也都極力推銷著自己家的產品,教育電視更是成為最熱門的細分品類之一。

一位海信激光電視銷售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激光電視因產品原理的獨特,被視為自帶“護眼”屬。“激光電視屏幕不是發光源而是通過反射光顯示圖像,將畫面由短焦投影機投射在增益屏上,再經過漫反射原理折射至人眼接收,整個過程不會產生藍光危害。”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彭健鋒表示,簡單而言,大屏更宜保持合理視距。大屏視距在2~4米之間,疲勞度比手機要低。對于護眼而言,產品能因素比較復雜,包括顯示器件的藍光、亮度、頻閃、清晰度等指標都會對視覺疲勞和生理節律產生影響,這是個綜合的臨床醫學研究課題。彭健鋒建議,不要連續長時間觀看屏幕,應注意間歇休息。

據了解,電視機在護眼方面的優勢,不僅在于屏幕尺寸,更體現于各彩電品牌通過硬件優化和軟件升級,過濾、規避乃至解決有害藍光問題,以保護用戶的視力健康。當前,激光電視、OLED電視、液晶電視等三大陣營都在護眼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激光電視護眼價值凸顯

對于選用哪種電視更護眼,是學生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針對此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家里條件夠用,一個是經濟條件,一個是家的空間,如果條件夠的話,我個人建議,家長們可以給孩子買一臺激光電視。因為,大屏幕顯示產品本身就對孩子的眼睛有好處,其次它的反射式成像也最符合人類眼睛視力進化的自然過程。”

提到“激光”二字,部分消費者會想到的是像傳統激光筆那樣強刺眼的產品。此外,關于“激光電視傷眼與否”的爭論自從其誕生以來,也一直沒中斷過。

許祖彥對北京商報記者介紹,激光顯示的技術優勢決定了其具有很好的觀賞優勢和舒適護眼特。相比目前流行的液晶電視,激光電視不僅不傷眼反而更護眼。首先,從成像原理看,激光顯示采用漫反射的成像方式,與人類長期以來形成的視覺機理一致,同時漫反射的光也會更加柔和。其次,激光電視采用全像素反射,即像素點之間沒有明顯的邊緣,過度緩,降低了單位面積內的光強,從而不易造成視覺疲勞。再次,激光電視的色彩飽和度更高,不用太高的亮度就能使人眼有較強的感受。從數據上看,傳統電視大約能還原人眼可識別自然色彩的50%,傳統投影產品約能還原30%,而激光電視則能達到70%。

對于激光電視損害視力的“爭議”,許祖彥認為,不應排除一些利益相關方進行“壓制”。因為激光顯示技術的出現,終結了顯示終端產品對于“屏”的依賴。所以,對于用戶來說,激光顯示技術與液晶顯示、OLED顯示,都是可以放心選擇的顯示技術,是基于不同的空間場景和顯示追求,選擇不同的顯示技術。

顯示產業迎來拐點時刻

“中國的顯示產業目前已到了一個更新換代、大洗牌的拐點時刻??v觀顯示技術發展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發展軌跡:從標清到高清,再到超高清。超高清顯示國際標準的三要素是:8K超高分辨、超高清大色域和12bit大顏色數。目前只有激光顯示可以做到。”許祖彥說。

激光電視的異軍突起,正在沖擊原有的彩電市場格局。據洛圖科技(RUNTO)數據,2015-2021年,中國激光電視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55.8%。此外,2014年以來,在海信等行業龍頭企業的積極推動下,我國在光源設計、光機模組、整機設計等關鍵技術方面做到了全球領先。

“2021年在國內市場海信激光電視的銷售量比2020年增長了40%,在海外市場增長了279%。”海信激光顯示公司副總經理王偉表示。在激光顯示的帶動下,截至目前,我國新興顯示產業的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了40.3%,產業規模位居全球第一。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在家電賣場發現,激光電視在價格方面的優勢也開始慢慢凸顯 ,像原來高達上萬元的75吋激光電視,目前已降至8000元以內。

有關分析認為,真正的健康家電,應該是基于科學技術的動,用戶的體驗價值最大化,激光電視能夠較好地滿足這一點,在未來的發展中也要立足于這一點,事實證明,更好的體驗可以讓用戶接受更高的價格,相反,僅靠廣告營銷、炒作概念將適得其反。

許祖彥則表示,激光電視與大多新生事物一樣,都有一個價格從高企到親民的過程,就像汽車和移動電話一樣。“隨著技術的進步與市場的普及,激光電視的價格也將更加親民。”他說。(北京商報記者 金朝力 王柱力)

標簽: 護眼電視 彩電廠商 宣傳標配 激光電視護眼價值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