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智能家居品牌米家發布通告稱,由于網絡故障,導致米家App及語音控制在6月16日出現服務異常,服務正在陸續恢復中。官方還表示,如出現設備不在線等情況,無需重新綁定和重復卸載安裝App。
有不少用戶反應,由于米家App出現故障,多個家庭智能設備無法控制,變成了擺設:“一回家又黑又熱,路由器、燈、掃地機、空調、攝像頭、洗衣機、凈化器、貓砂盆,一頓重啟,連電信光貓都保修了,結果卻是app崩了。”
智能家居的“App迷信”
據家電網了解,這并不是米家App第一次出現故障。在兩個月前,也就是4月30日,米家App便曾出現過一次因網絡故障致使用戶無法訪問。當時,米家App便曾在官方微博發文回應,稱“由于公網云網絡故障,導致米家App、語音控制等相關的服務在4月30日05時30分起出現異常。經過緊急搶修,服務已陸續恢復。”并對此道歉請求用戶原諒。
與上一次網絡故障發生時雷同度達90%的回應內容,引發不少網友質疑,“怎么回事,難道上一次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掉?”、“還沒吸取一次教訓嗎?三天兩頭出狀況,到底什么情況?”期間,不少網友紛紛表示,“找了一晚上的遙控器,重啟了數次路由器,卸載并重裝了米家App,但最終還是連接不上”。
米家的兩次故障,可以看出背后智能家電企業App軟件性能有著很大的問題,那為什么智能家電企業不愿意為消費者提供一個遙控,而是要在App“這條路”上一路走到黑呢?
原來,當用戶使用App并勾選默認的用戶體驗改進計劃后,智能家電企業就可以通過收集用戶的使用數據,判斷用戶的習慣偏好,進而去優化功能、調整產品。
App同時也是增加用戶粘性的重要手段,一位消費者就表示,在選購智能家電時,是否支持米家app很大程度會左右他的最終選擇。一方面,米家生態鏈的產品設計感和價格都比較符合他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在同一個app里面對全家的電器進行設置和操作,也相對比較省心。
行業人士表示,如今智能家居普遍存在同質化和內卷的趨勢,附送遙控器已經變成了“額外的”成本。對于廠商而言,增加成本去送一個使用頻率不高的遙控器,顯然不如強調智能化,還能夠增加用戶粘性的App來的劃算。
高速發展背后 被忽視的安全隱患
米家作為國內主流的智能家居平臺之一,因米家APP無法正常使用,導致其智能家居產品基本上處于癱瘓狀態,無法對家庭場景中各種智能設備進行操控,且米家智能家居用戶巨大,出現故障引起熱議,勢必引發用戶對智能家居安全擔憂。
家電網得知,智能家電企業摒棄遙控,一味打造所謂的“物聯網”,但是其互聯網技術普遍難以保障其軟件在運行過程中的安全,甚至沒有設置系統安全保障措施,導致智能家電系統不僅面臨各種故障問題,同時還有被黑客攻擊的風險。例如,黑客可能通過身份盜用惡意應用程序和軟件進入某人的智能家居系統,利用竊取的信息獲取銀行賬戶信息,利用受害者的身份,甚至存儲在智能家居設備中的敏感數據進行犯罪。未經授權訪問家庭錄音設備利用攝像頭或麥克風等錄音設備的智能家庭系統也可能會被黑客入侵,并可能用于攻擊潛在的受害者。例如,房主的智能攝像頭可能被入侵監控日常生活,并利用這些信息實施盜竊。
根據小米2021年財報,米家App的月活用戶達6390萬,小米AIoT連接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數已達4.34億件,擁有五件及以上連接至小米AIoT平臺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的用戶數達到880萬。IDC所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超過2.2億臺,2022年預計出貨量將突破2.6億臺。如果智能家電軟件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被黑客攻擊的潛在受害者數量將會相當龐大。
家電網主編李韜認為,智能家居前景廣闊,已成為最具潛力的消費科技市場,但是在智能家電增長的背后,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不應該被忽視。企業一方面應該提高app的穩定性,另一方面也應該提供給用戶更簡單、低價的本地控制設備。
標簽: 智能家居 米家App出現故障 智能家電 APP故障電器成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