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618年中大促已經落下帷幕,留給各行各業的數據其實并不理想。近日,據奧維云網(AVC)線上傳統渠道監測數據顯示廚房小家電,包括電飯煲、電磁爐、空氣炸鍋等共計14品類,2022年618(5.30-6.19)零售額30.6億元,同比上漲5.4%。
但是,如果將空炸品類去掉,也就是空炸品類的銷量和銷售額除開,小家電產品整體零售額同比下降5.6%。可見整體小家電產品在618的表現并不好,除了空炸品類之外。另外一個數據就是,小家電產品零售均價233元,同比上調116.9%。
在今年618期間,小家電產品呈現幾個大的趨勢。
首先,品牌大促更為艱難,疫情迫使城市停擺,經濟低迷的同時且物流方寸大亂,退貨率高達20%-30%。對品牌來說都是沉重的打擊。其次,銷售平臺更為多樣,以抖音,快手等為首的直播電商,在今年618大放異彩,為小電行業發展助力,其中抖音平臺廚房小電品類618零售額達3.9億元,銷售占比為13.9%。
然后,均價上漲更為失速:同比去年618,今年均價首次大幅上漲16.9%,數據的背后不單單是原材料上漲帶動的行業均價普漲,更多是消費者對高端產品的需求增加。最后,產品趨勢更為明顯,從廚房小家電的眾多品類當中,呈現正增長的品類分別空氣炸鍋、電蒸鍋、煎烤機、破壁機。
不難發現,今年的618中,除了個別的小家電品類實現了增長,其它品類的增長并不理想。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情況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后疫情時代,“宅經濟”和“懶人經濟”潮的消退。近兩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全球很多地區都采取了居家隔離的措施,長達幾個月的居家生活催生了“宅經濟”的火熱,同時帶動了小家電市場短暫的需求火熱。
但是,隨著各國陸續放松疫情防控措施,疫情期間曾經一度火爆的“宅經濟”正在慢慢退潮,特別是爆紅的小家電市場更是首當其沖,成為降勢最為明顯的行業之一。
另外就是“懶人經濟”的影響,隨著國內居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伴隨著互聯網成長的“Z世代”更加追求產品的個性與品質,“懶人經濟”應運而生。在傳統品類難以滿足當前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情況下,以掃地機器人、洗地機為代表的清潔小家電開始逐漸走俏。
小家電行業門檻較低,引發行業惡心競爭,過度消費消費者的熱情。小家電市場的門檻并不高,所以其它加入的企業品質和資質良莠不齊,反正都是代工廠出品,產品的品質無法得到根本的保障。“價低質劣”的普遍現象磨滅了消費者購買小家電產品的信心。
雖然小家電行業除了空炸類產品表現好,整體表現不佳。但是,小家電行業依然充滿機遇。
根據易普咨詢發布的信息顯示,美國家庭小家電個數約為31.5個,英國、澳大利亞、德國和法國家庭擁有小家電數量均在20個以上,而中國家庭擁有小家電數量僅為9.5個,日本家庭的小家電保有量為16.5件。
雖然考慮到不同國家飲食習慣、家庭空間的不同,制約了小家電產品的滲透率。但是,不難發現,我國小家電產品的數量距離其它國家還有著不小的差距,市場前景非常可觀。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小家電市場增長潛力巨大,未來10-20年也將是小家電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