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癥是最近幾年比較熱門的問題,開始被重視起來,肌少癥主要指全身肌肉量減少、肌肉強度以及活動度下降引起,相當于癥狀性診斷。主要是隨著年齡增加,如激素水平下降、飲食量下降、炎癥、活動力下降等原因,引起全身肌肉減少,導致活動能力下降。最近幾年肌少癥越來越被重視,中國也制定了相應指南評估,具體如下:
【資料圖】
1、簡單評估,如走6米評估走路速度,篩選是否存在肌少癥,再進行握力檢測;
2、醫院有雙能X線或者超聲進行整個肌肉量的評估,判斷肌少癥情況;
3、在家還有一種簡易檢測方法,如測小腿圍,如果小腿圍男性小于34cm、女性小于33cm,就可以初步評判是否存在肌少,后期可到醫院進行專業評估。
肌少癥涉及到將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活能動性,因此最近幾年越來越被重視。
肌少癥臨床表現是什么
肌少癥是肌肉減少癥的簡稱,是一種增齡相關的肌肉量減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軀體功能減退的老年綜合征。肌肉減少癥缺乏特異的臨床表現, 患者可表現為體重下降、走路速度變慢、行動不便、手部的握力下降,以及全身性的癥狀等,具體情況如下:
1、體重減輕:肌肉在人體所占的比重達到 40%左右,在機體出現肌肉減少癥時,首先表現出來的就是體重減輕。在非刻意減重情況下,體重下降約5%以上,需可以考慮肌肉減少癥的發生。
2、走路速度變慢:肌肉減少癥的患者主要是機體的骨骼肌質量和力量減少,導致活動不耐受,很難保持高速的運動,而行走需要大腿的肌肉力量去支持,肌肉減少癥的患者在行走時的速度十分緩慢,肌肉減少癥患者的4米行走速度常低于0.8米/秒,遠低于正常老人的行走速度。
3、行動不便:肌肉減少癥患者從最初的走路速度緩慢到后期自理能力不斷降低,自主的起身站立,
翻身都尤為困難,同時因為大腿的肌肉力量不能承擔全身的重力,行走需要靠支撐,
更不能獨自上下樓梯、單腳的支撐。
4、手部的握力下降:患者不僅僅面臨下肢肌肉的流失,上肢也會有無力的情況的出現,因為肌肉不能持續供給力量,患者會出現拿不起東西的情況,輕度的僅僅是不能提起重物,而嚴重的連毛巾都不能擰干。
5、全身性癥狀:肌肉減少癥患者除了出現與肌肉減少和肌力有關的癥狀外,還可能導致骨質疏松、抵抗力下降、低蛋白血癥以及意外事件的增加,最終出現并發癥和死亡率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