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最為平常,但卻不能一刻暫停。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最為復雜的生態系統,擁有最豐富的物種。人類產生的溫室氣體每年有十分之三被森林吸收。但現實是,人類一刻離不開暢快的呼吸,但地球的呼吸卻面臨越來越大的危機和挑戰。
(資料圖片)
據科學家估計,人類一年破壞的熱帶森林面積幾乎和英格蘭一樣大。這個損失率很驚人,相當于每天每分鐘少掉30個足球場那么大的森林面積,一年總計1200萬公頃。
雨林系統的破壞,不光是樹木被砍伐如此簡單,因為雨林的破壞,基于雨林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同樣被越來越多的毀掉了。保護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是更棘手且現實的問題。相對于個人,企業在保護雨林,尤其是汽車企業在這一環保領域的耕耘貢獻,人們關注并不多。
推動低碳可持續發展,奔馳多維發力
奔馳聯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發起“保護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行動”,通過對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監測和評估,推動海南熱帶雨林恢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并開展生態系統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相關的科普教育,協助海南國家公園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支持海南政府構建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模式。
?建立科普教育基地
奔馳針對減少碳足跡,生態文明建設,熱帶雨林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相關議題,奔馳展開了各類科普教育活動,宣傳低碳可持續發展模式。
?開展海南野生動物多樣性及其棲息地生態環境的監測與評估
通過開展科學研究項目、編寫發布研究報告、組織學術論壇等,為海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熱帶雨林修復以及生態資源公平、有效的可持續利用提供智力支持。
?推進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
共同開展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活動。針對海南國家公園管理及工作人員,開展加強熱帶雨林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建設能力的培訓活動。
?落實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活多樣性保護相關知識競賽及科學作品評選
完成中小學生碳中和作品集或者科普知識宣傳材料,加強中小學生樹立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與責任感。
除了“保護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行動”,奔馳星愿基金還與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合作,開展“助力青少年氣候行動”;與國家林草局合作,開展“森林保護行動”,將森林保護教育活動融入中小學教育。通過帶領大中小學生到國家公園和生物圈保護區開展考察調研,開展森林主題宣傳、生態系統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知識競賽,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奔馳的這些舉措,正是其2022年全新項目“助力碳中和:可持續發展創新行動”的具體內涵,基于梅賽德斯-奔馳在環境及生態保護領域的十五年經驗,將“山水人合之道”更著眼于全人類更長遠、可持續的碳中和未來,符合全球及中國可持續發展需求和趨勢。
這些關鍵性動作舉措項目內容豐富,既有對于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專業監測和評估,亦有針對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及覆蓋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教育、能力建設和綠色低碳理念的傳播。
“助力碳中和:可持續發展創新行動”最大化的惠及社會多元人群,面向專業人才開展培訓,針對大學生、青少年兒童進行意識和能力培養,并搭建各國氣候領袖與中國青年對話與交流平臺,推進全球氣候變化治理的行動和倡議。基于過去十五年在 13 處中國世界遺產地的深耕,項目將奔馳的綠色足跡進一步拓展到國家公園,尤其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保護。
可持續的責任之道,這是奔馳對未來負責的“長期主義”。
立心不渝,篤行公益十五年
2007 年,梅賽德斯-奔馳在華公益之旅以綠水青山為起點。15 年來,益路篤行、初心不渝,“自然之道”不斷延伸、“人文之道”并行深耕,行至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保護行動,持續將綠意綿延。
梅賽德斯-奔馳貫穿全球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價值觀,是在華公益的根基和指導原則,也為未來發展指明方向——為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切實的力量,始終堅持洞察社會發展趨勢、響應國家大政方針的號召,為整個社會創造持久價值。到2022年,奔馳在華公益投入累積3.2億元,為超過150萬人創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對社會和社區及更長遠的公益帶來巨大長效價值。
15年來,奔馳在華堅持可持續的發展之道,關注環境保護、駕駛文化、教育支持、文化藝術、社會關愛“4+1”領域,具體而言:
在環境保護領域,奔馳在2007年合作開啟中國世界遺產地保護和管理項目,與13處世界遺產地 直接開展深度合作,覆蓋225萬公頃遺產地,間接惠及逾20余萬人,為中國生態保護持續貢獻。2017年,“自然之道”延伸至“山水人合之道”,中國首個世界遺產地可持續生計項目啟動,因地制宜落實可持續生計,探索遺產地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有機平衡,著眼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涵蓋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遺產地雅安和臥龍片區熊貓大使項目、中國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遺產地竹鄉碳計項目、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遺產地石林石上彝繡項目和貴州梵凈山世界自然遺產地苗繡興鄉項目四個重要的可持續生計實踐。
文化藝術方面,2018 年,奔馳星愿基金與故宮博物院達成公益戰略合作;2019 年攜手敦煌研究院開展公益實踐,在“人文之道”領域持續深耕,成為唯一一家同時與故宮和敦煌兩大文化精粹開展公益合作的國際品牌。
教育支持方面,在中國青基會的大力支持下,奔馳星愿基金在全國希望小學開設“快樂音樂教室”,助力素質教育普及,為超過 40 萬欠發達地區兒童獲得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發起“鄉村心理健康提升計劃”,專注于面向鄉村教師進行賦能,提供專業的、系統的、精準的、可持續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長期、持續地為鄉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等;開展“職業助學計劃”,助力職校青年求學、就業,且將職教老師納入教育關懷體系,推動職業教育發展。
社會關愛方面,奔馳星愿基金制定了重大突發災難捐助項目管理辦法和工作流程,面對重大突發災難時,第一時間快速響應、馳援災區。截至2022年10月,在馳援重大災難和突發事件方面,奔馳已累計捐贈7810萬元人民幣。
此外,梅賽德斯-奔馳是第一家攜手經銷商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公益基金——星愿基金的汽車品牌。自 2019 年 4 月起,全國所有奔馳授權經銷商全面升級為奔馳星愿基金社區公益基地,在奔馳星愿基金的指導和支持下,以經銷商店為原點,輻射當地社區,踐行奔馳企業社會責任。截至 2022 年第三季度末,已累計開展公益活動逾 1,700 場,超 9.6 萬人次參與其中。
總結:
“助力碳中和:可持續發展創新行動”基于梅賽德斯-奔馳在環境及生態保護領域的十五年經驗,著眼于全人類更長遠、可持續的碳中和未來,符合全球及中國可持續發展需求和趨勢。秉持這份為未來負責的長期主義精神,梅賽德斯-奔馳將繼續堅持“商責并舉”,堅持“可持續的責任之道”,用創新思維與實際行動助力社會、國家、全人類打造更可持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