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話總結2022年的中國汽車消費市場,那么“國產崛起,合資低落”絕對是最明顯的特征。不論是主流的10-20萬燃油車市場,還是新能源市場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合資品牌已經被迫用“大降價”來跟競爭,國產品牌已經成為消費者們的主流選擇。

但是在國產銷量一片形勢大好的情況下,曾經的一線國產品牌上汽榮威,卻悄然掉隊。

數據顯示,2022年上汽榮威的總銷量僅有246608輛,較去年同期下降40.37%,近乎腰斬,整體銷量連續4年下滑。哪怕到了2023年1月份,上汽榮威的銷量依舊僅有1.6萬輛,同比下降62.66%,環比下降48.72%,銷量再度遭受暴擊。


(資料圖)

尤其是,榮威一直以來的銷量擔當榮威RX5,上個月的銷量只有5355輛,擠不進整個銷量榜的前80,徹底掉入“冷門車型區”。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榮威現在的局面?我們試著從榮威RX5在技術、產品、營銷三個方面上的問題,找找榮威墮落的原因。

【榮威RX5的技術乏善可陳,而且轉型混動也落后對手】

榮威RX5的技術發展線,簡直就是著名的“傷仲永”故事的翻版。從“首款互聯網汽車”的第一代榮威RX5,發展到現在的第三代榮威RX5,榮威在技術上沒什么進步。原因很簡單,所謂的“互聯網汽車”的概念,歸根結底就是大屏+智能座艙+智能輔助駕駛+手機互聯等元素的堆疊。在數年前,自然是“人無我有”的優勢。但是放在如今,不論是哪家車企都有自己的資源和產品支撐,已經無法成為自己的亮點,肯定是“泯然眾人”。更何況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汽車消費市場的半壁江山,跟新能源汽車比“互聯網”屬性,輸定了。因此,榮威已經失去了自己技術端的“第一標簽”。

而且,一旦拋開榮威RX5關于“互聯網”屬性的標簽,你會發現在傳統燃油車最看重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平臺/架構這三大件方面,榮威的技術可謂是乏善可陳。國產品牌里你可以想到吉利的CMA架構、長安的藍鯨發動機、奇瑞的鯤鵬動力、廣汽的鉅浪動力等等,但是上汽的藍芯動力自始至終沒有進入消費者的視野。尤其是在2022年推出的“珠峰架構”,同樣沒有打開局面,空有一個好名頭,沒有消費者的認可度。燃油車市場已然式微,榮威品牌都沒有足夠名號的技術積淀,實在難堪大任。

而且,哪怕現在燃油車企紛紛開啟混動的步伐,榮威在混動轉型的路上依舊抓錯了重點。榮威RX5從第一代開始就擁有混動車型eRX5,可謂是起了個大早。但是哪怕發展到現在的第三代榮威eRX5,結果我們看到榮威的混動系統竟然還沒有自己的專屬名稱。甚至于,之前被消費者詬病的混動變速箱是“AMT變速箱變形”,現在在第三代榮威eRX5身上,也繼續被強調是所謂的“10擋EDU G2 Plus”變速箱,距離市場主流的E-CVT或者DHT技術有明顯的技術代差,直接落后于比亞迪的DM-i超級混動技術、吉利的雷神混動、長城的檸檬混動等等混動技術。

對于榮威RX5而言,燃油車的三大件技術沒有王牌收獲市場認可,混動技術又落后于主流競爭對手,在技術端消費者又感知不強,榮威RX5的銷量逐漸下滑是非常合理的事情。造車歸根結底拼的是技術,榮威自己的主打車型技術都沒有支撐,自然賣不好。

【榮威RX5的產品體系混亂,質量也十分堪憂】

榮威RX5是整個榮威品牌最核心的車型,而且沒有之一。曾經的“互聯網汽車”讓榮威RX5助力榮威沖上了一線國產品牌的陣列,但是現在來到了第三代榮威RX5身上,我們發現榮威RX5的體系變得愈發混亂。對于消費者而言,第一代RX5和第三代RX5中間夾雜著一個RX5 PLUS,根本沒有第二代RX5的位置。而且現在迫于銷售壓力,RX5 PLUS和第三代RX5也是“同堂銷售”的局面,意味著消費者根本不知道第二代RX5在哪,就是RX5 PLUS打亂了對于第三代RX5的認知關聯,讓RX5整個系列沒有了延續性。

同時,RX5系列還因為有RX5 PLUS和RX5 MAX兩個車的存在,很難區分各個車型的高低等級排列。舉個例子,對于消費者而言,榮威RX5系列最新的產品當然應該是第三代RX5。但是RX5 PLUS比第三代RX5的名字里還多了一個PLUS,而RX5 MAX又明顯比第三代RX5體型更大。這樣的產品體系混亂,就造成了消費者在這三臺車之間進行選擇,自己跟自己“掐架”,銷量自然越來越低。

RX5的產品質量問題和老車主們較差的口碑,也造成了榮威品牌的形象崩塌。在中國汽車質量網上,關于榮威RX5的問題投訴非常多。常見的就有變速器異響、變速器頓挫、發動機/電動機異響、發動機/電動機抖動、發動機/電動機故障燈亮、車身異響和車身生銹等等一系列問題,幾乎可以說“滿身都是傷”。尤其是這些問題大多出在榮威最巔峰那一批RX5的車主口碑當中,對于榮威產品的信賴感可以說是毀滅性打擊。

其實對于榮威而言,產品端進行重新梳理,砍掉舊產品,并且全面區隔開各個車型之間的競爭關系,讓RX5不再跟同門競爭才是迫在眉睫的。另外,關于產品質量的問題,坦然面對消費者提出的建議并提供更全面的質保,供應端品控提升標準和把控,榮威本可以扭轉自己的口碑。但是現在,榮威整個產品線都確實一言難盡。

【榮威RX5的營銷方向錯了,甚至沒有記憶點】

在產品端和技術端都沒有做好的榮威,在營銷端同樣一塌糊涂。你能想象已經是2023年了,榮威為主打的RX5定的基調是“豪華平替”嗎?現在的年輕一代消費者一個個都精明得很,沒人會真的認為自己買一輛10萬級的車就能夠追得上“豪華”的體驗。老老實實宣傳“性價比”沒有消費者覺得低端,但是上趕著喊自己“豪華”就有點low了。買榮威≠買豪華,過度宣傳反而是帶來反效果,這就是標準的方向性錯誤。

而且榮威RX5現在非常吃虧的就在于,對于消費者而言沒有任何記憶點。當看到市場上吉利博越L的時候,你可以想到豪華(沃爾沃)和科技;看到比亞迪宋Plus的時候,你可以想到混動和省油;但是看到榮威RX5的時候,你想不到代表這臺車的DNA標簽。沒有新的記憶點,讓消費者在進行選車對比的時候就很容易被忽略。再加上榮威現在品牌都沒有足夠的DNA,更加讓消費者在選車的時候忘記榮威品牌的存在。

寫在最后:

套用著名的“非遺”電影《讓子彈飛》里的名言:“國產火拼,合資暴斃,聽著多么順耳”。現在,國產品牌的內卷仍在繼續,但是我們可以看出,榮威都全方位落后于一線國產品牌的吉利、比亞迪、廣汽等等,已經掉入二線國產的陣營當中。

技術也好,產品也罷,抑或是營銷拉胯,榮威RX5的案例已經代表了整個品牌“掉檔”這件事都不能只讓一方面背鍋。榮威亟需一場徹底的品牌重塑,嚴抓產品質量,促進技術革新,修正營銷思路,才有希望重新回到競爭者行列中來。

標簽: 國產品牌 產品質量 乏善可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