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小鵬是一家備受關注的車企。自2018年上市以來,小鵬一直以創新技術和高端配置成為新勢力車企中的排頭兵,與“蔚小理”同名。然而,在一次電視節目中,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卻坦言,如果回到當年創業的時候,他也不想以自己的名字給產品命名。這一表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思考,我們不禁要問,小鵬汽車真的只是輸給了名字嗎?

首先,我們要承認,品牌名稱在市場營銷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一個好的品牌名稱可以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和認同感。小鵬品牌名稱的“小”字,沒有英語的發音,而且它的字母組合也不好記,與其他同行業品牌相比,確實略顯平庸。此外,在中文語境下,“小鵬”這個名稱與同時新勢力品牌的“蔚來”“理想”相比,未免過于小氣。


(相關資料圖)

別人問你開什么車?你答曰:“蔚來”,別人就算不認識這個品牌,也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神秘感。而你要是說“小鵬”,別人往往只會覺得這個品牌應該不是什么高端貨色,與“小米”給人的感覺相似。這很容易引起消費者的猶豫和擔憂。但是,要說小鵬汽車輸給了名字,還是過于草率了。小鵬好歹也是和“蔚來”“理想”平起平坐的新勢力三巨頭之一,在市場上走出了自己的一條獨特之路。真正讓小鵬出圈的產品,便是小鵬P7,這款車在2019年推出,那時候的新能源車市場的質疑聲遠高于現在,而且市場中靠譜、技術和產品力指標完善的產品并不多。

而小鵬P7剛推出的時候,就憑借這轎跑的外形和操控品質,高達700km的長續航,以及較大的智能駕駛輔助升級潛力,成為了當時唯一能夠在產品力和技術指標上硬鋼Model 3的產品,而且25萬級的定價比當時30-40萬元的Model 3便宜不少,性價比無出其右。P7的成功,可能連小鵬當時也想不到。但之后小鵬推出的新車,就很迷了。

小鵬推出家用車取向的P5,這款車在僅僅53個小時內訂單破萬,但是在實際交付后,月銷量卻始終在兩三千輛左右徘徊。這主要是由于P5競爭力的不足,售價區間在17.79萬-24.99萬元的P5,面臨著眾多競爭對手。在純電動車領域,AION S的產品力都不比P5差,而在燃油車領域,雅閣凱美瑞之流才是同價位更主流的選擇,而且這些車型的價格都比P5低。

P5的優勢在于其搭載了激光雷達,智能駕駛輔助層面的花樣更多,具備更大的OTA升級潛力,但話說回來,智能駕駛輔助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新鮮玩意,嘗鮮的消費心態遠遠大于剛需。此外,小鵬的品牌溢價根本不足以支撐其比對手車型貴幾萬元。此外,P5的低配車型續航里程只有500km左右,而續航里程在550km以上的車型售價則高達20萬元左右,這個價格在競爭中并不具有優勢。因此P5的整體產品力與其價格并不匹配,敗北也在所難免了。

P7因性價比出圈,P5則敗給了性價比,接下來小鵬的戰略重磅新車—G9,后來過得怎樣呢?

即便G9萬眾期待,但在上市初期卻遭受了重重挫折,劇情跌宕起伏。高售價、復雜配置和核心賣點的選裝問題,讓G9一出來就受到消費者質疑,甚至引發了退訂潮。不過小鵬也開始自我反思,G9二次上市,清晰了配置等級,降低了售價,可惜已經無法挽回所有失去的用戶。

這一波的事件讓消費者對G9的購車熱情遭受了極大的打擊,首個完整交付的月份僅售出了623輛,2022年累計銷量僅有6373輛,和之前訂單量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盡管G9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但是更多人選擇觀望,還有些轉而選擇了其他品牌的車型,G9岌岌可危。

不過,G9的產品力卻是它的最大賣點,幾乎是目前中國電動車最高的底盤素質,智能化和超快充也是G9的核心優勢。通過XNGP技術,G9可以實現多場景的智能輔助駕駛,例如用戶感受明顯的紅綠燈識別及路口通行、變道以及超車等功能。

然而,受限于我國城市交通設施和能源網絡現狀,XNGP技術并不能立刻落地,有些功能只能在一線城市高精地圖覆蓋的地方才能實現。也就是說,不是所有購車用戶都能享受到這些智能化的服務。

至于4C超快充技術,能夠在15分鐘內實現“滿血復活”,從理論上解決了充電焦慮。但是G9的超級快充依賴于小鵬的S4超充樁,而目前小鵬的超級快充樁普及率較低,超快充網絡的搭建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G9的 4C超快充技術,只需要15分鐘就能充滿,但是它需要小鵬的S4超充樁才能實現。而目前小鵬的超級快充樁普及率較低,因此,超快充網絡的搭建還有待進一步完善。這也意味著,目前G9的超快充技術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多時間和努力去推廣和完善。只是G9的危機還未結束,市場也變得更加復雜,特斯拉的降價行動和理想L7-L9的上市都對G9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小鵬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的確,品牌認知是消費者購買決策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即使小鵬在技術上居于領先地位,但若品牌形象不夠穩固,很難引起消費者的信任和認可。G9上市初期,就是因為品牌認知度不夠,再加上吝嗇的定價和繁瑣的配置,導致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如果小鵬在一開始就以更加誠意的姿態來對待消費者,給予更多的選擇和優惠,或許G9的銷量表現會有所不同。畢竟,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認可,才是品牌發展的基礎。

那么小鵬如何翻身呢?回到當年造P7的時候初心,或許能找到答案。然而,從他們推出的新車P7i身上,我們似乎看不到這樣的反思。如今市場內卷比起5年前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卷不出爆款,那么“小鵬的未來就不那么理想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