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多買多優惠”“辦卡有折扣”等旗號的預付式消費在今年上半年依舊是投訴的“重災區”。8月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發布《2022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同比增長5.71%,有關預付式消費投訴案件增長較為明顯,并且涉及領域較多。
中消協指出,很多消費中存在故意不簽訂書面合同、不提供收費單據或發票,后續發生爭議時,消費者遭遇維權難。消費者應保管好經營者的宣傳資料以及自己的付款憑證和消費記錄等,便于在發生消費糾紛時能夠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預付消費“坑”比實惠多
周期長、維權難、不認賬成為了消費者在預付消費維權的絆腳石。報告指出,今年集中在預付式消費領域的主要問題有辦卡手續不規范、商家失聯跑路消費者退款難、店鋪易主“后人不理前賬”、轉卡收取高額手續費等方面。例如,部分商家故意不簽訂書面合同、不提供收費單據或發票,后續發生爭議時,消費者遭遇維權難。還有部分商家轉讓店鋪后,后續經營者不履行此前協議、不同意此前優惠承諾、不承認先前贈送服務,或者設置不合理消費限制等。
現在的預付式消費類型也不再局限于美容美發等個別行業,而是向體育健身、教育培訓、兒童娛樂等各類服務業發展。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場上出現了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位于雙井富力廣場和天通苑華聯BHG Mall的門店雙雙在2月18日左右閉店;藍色港灣和朝陽合生匯的PlayABC少兒英語在春節后一直處于未開業狀態;7月,瑜舍瑜伽全國門店閉店。
對于無法退費的原因,大部分商戶給出的理由都是資金鏈斷裂或以維修等借口的逃避責任。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不論是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還是PlayABC等,均以場內維修、檢修等借口告知消費者。其中,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公司資金鏈斷裂,會以轉課的形式補償會員消費者。
此外,瑜舍瑜伽關閉之后,其接手的機構也曾發出公告稱,現有會員需購買現任機構的會員卡,才能夠激活原有的賬戶進行消耗服務。
對于上述各種解決辦法,消費者并不買賬。有消費者指出,上述的轉課方式,通過委托其他機構承接消費者,不同培訓班可以分別消化一定的課時,在一定程度上相當于不同機構的試聽課,是一種變相的會員拉新。瑜伽機構的再次入會,可能對于消費者而言是另一種“入坑”可能性。
監管加強政策不斷出爐
預付式消費早已成為一道高壓線,各行各業的相關政府部門將其列入了加強監管的范圍中。以教培行業為例,早在去年5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就聯合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銀保監局等部門聯合印發《北京市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管理辦法(試行)》通知。其中,明確規定按培訓周期收費的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或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按課時收費的機構,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或變相收取超過60課時的費用。按周期和按課時同時進行收費的機構,只能選擇收費時段較短的方式,不得變相超過3個月。
除此之外,通知特別強調,教培機構需要規范提前收費時間,機構不得早于本門科目剩余20課時或新課開始前1個月收取費用,防止機構過早收費或誘導學員“囤課”。
在零售、餐飲等行業,今年6月,北京市商務局與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制定了《北京市零售、餐飲、居民服務業單用途預付卡服務合同(示范文本)》。該示范文本中相關條例要求設置“7天冷靜期”,賦予了消費者在未實際使用預付卡消費的情況下,7日內單方解除合同的權利。除此之外,還要求相關方設置預付卡預收資金專用存管賬戶作為履約保障措施。
在承載各類商戶的平臺購物中心方面,業內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實施防止商戶跑路的新舉措。此前北京商報記者走訪朝陽合生匯和銀泰百貨大紅門店時看到,這些商場會在合同租期不滿3個月的商戶門口貼上公示信息,提醒消費者及時處理手中預付卡或儲值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保留憑證“第三方托管”更穩妥
盡管預付式消費的監管政策不斷完善,但消費者依舊不能掉以輕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消費者保護法研究中心主任蘇浩朋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消費者需要保存好辦卡及消費證據,在進行付款前就要求經營者提供書面合同、收費單據、發票。
“如果經營者拒絕提供,表明經營者有欺詐、損害消費者的嫌疑,消費者切不可辦理此類經營者提供的預付卡。”蘇浩朋建議稱。
與此同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徐海燕建議,預收資金應由第三方金融機構獨立托管,商家必須將預收資金在市場監管部門指定的金融機構開設獨立賬戶進行托管。
“為確保預付資金安全,建議立法者明確規定預付卡內資金余額在企業破產時不納入破產范圍。即便企業破產,預付資金也不屬于企業對外償債的破產財產范圍。消費者對預付資金享有別除權,有權在企業破產清算前足額取回。”徐海燕表示。
中消協在報告中建議,消費者在辦理預付卡和充值前要保持清醒頭腦,越是折扣力度大、消費周期長的,越要警惕商家跑路風險。要結合自身的經濟實力、消費頻次和消費習慣,謹慎選擇一次性支付大額、長期的預付卡。同時,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盡量簽訂書面合同,并保管好經營者的宣傳資料以及自己的付款憑證和消費記錄等,便于在發生消費糾紛時能夠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此外,中消協倡議,相關政府部門應該針對各行業預付式消費的特點,加緊制定出臺預付式消費監管法律法規,研究吸納地方資金存管方面的有益經驗,強化預付資金管理,從嚴打擊惡意圈錢跑路行為,保護消費者的資金安全和消費信心。(北京商報記者 劉卓瀾 實習記者 喬心怡)
- 中消協指出預付消費“坑”比實惠多 監管加強政策不斷出爐
- 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口舉行 舉辦了一系列活動
- 恒隆集團發布2022年上半年財報 未來內地的物業組合是業務的增長動力
- 北投購物公園如何突圍亞奧商圈將成為業內的關注點 釋放后冬奧紅利
- 北京鼓勵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發展 鞏固并擴大北京平臺經濟優勢
- 2022北京數字經濟體驗周正式開啟 營造市民對數字經濟觸手可及的氛圍
- 國家藥監局共批準創新醫療器械166個 北京市獲批47個占比28%
- 永輝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持續推動門店及物流系統的更新換代
- 北京22個商圈完成升級改造 首份成績單公布了
- 大悅城控股北京大區京津兩地各項目將發放消費券 助力消費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