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興通訊在深圳總部舉辦了“星起鵬城 云騰華夏”方案發布會,邀請眾多業界學者、專家和企業高管出席,隆重推出了中興數字星云平臺,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是大趨勢,知名咨詢機構Gartner就在其報告《未來的工作趨勢:分布式工作》中建議企業:“將員工的數字化靈活性作為重中之重,并轉向以人為本的數字化賦能技術。”
據了解,中興通訊自2016年開始實施全面數字化轉型,致力于打造研發、運營、辦公、生產等領域全云化、智能化、輕量化的“極致云公司”,對外則定位“數字經濟的筑路者“,基于自身技術能力和實踐成果對千行百業賦能。本次發布的數字星云平臺就是其集大成之作。中興通訊副總裁、系統MKT及方案部總經理劉金龍接受了C114采訪,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趨勢及數字星云的競爭力進行了深度解讀。
產業數字化: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是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劉金龍指出,數字經濟是社會經濟的確定性發展方向。以中國為例,數字經濟已連續6年列入政府年度工作報告,在今年更是列入九大重點任務中,并印發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6~2020五年間,中國數字經濟GDP占比從30.3%增長到38.6%,有望在“十四五“末達到50%。
隨著產業數字化融合發展進入加速階段,一方面產業數字化在數字經濟的占比高位增長,2016~2020五年間從77%增長到80.9%;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如德國的產業數字化占比高達91.3%,中國還有較大差距,這意味著增長空間。“
要進一步推動產業數字化,一方面是更多企業擁抱數字化轉型浪潮,另一方面是數字化轉型從網絡連接、遠程辦公等階段進一步深入到生產領域、經營領域,并為企業業務增長提供敏捷創新的動力引擎。這將帶來技術、架構等多方面的挑戰。
“企業已有大量信息化系統和應用,尤其是大型企業,多則上千個,少則數十上百個,就面臨新應用無法采用原有模式開發、舊系統棄之不用浪費投資且影響業務的挑戰。再如企業原有以業務線條或者單組織線條規劃的系統和應用,且數據分散在各個孤立系統中,歸屬不清、標準不一,如何實現整體重構,拉通系統和數據,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首當其沖需要解決的問題。“劉金龍分析到。
此外在技術層面,云、網、大數據、AI、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越來越復雜,企業可能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后依然難以融合應用日益復雜的技術,造成資源的浪費和效率的低下。
瞄準本質:圍繞數字資產構建可生長的交易架構
中興通訊本次發布的數字星云平臺,目標就是解決企業面臨的上述挑戰。劉金龍指出,企業存在的原因在于降低社會的交易成本,企業的本質就是交易。中興數字星云是圍繞數字資產構建一套開放的交易架構,快速完成數字資產的形成和變現,從而提升企業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擴展交易邊界。
具體來說,數字星云提供全棧ICT能力、跨應用跨企業的集成服務、低代碼可視化的一站式開發工具,以及數字化資產內外部交易四大核心模塊,能夠將企業原有的系統、應用、數據按照數字資產定義納入數字化開放架構,也能將數字化轉型所需的新的技術和能力,同樣以數字資產形式納入交易架構,無需自身構建能力。劉金龍表示,數字星云從根本上解決了企業應用打通難、開發門檻高和系統重復建設的問題,并實現了數字資產的一站式瀏覽,一本賬管理。
劉金龍最后強調,數字星云作為一個開放平臺,各領域的伙伴,不管是提供基礎算法、中臺組件、行業終端等基礎數字技術能力,還是安全管理、生產管理、遠程控制等行業應用能力,都可以通過組件化封裝,集成到數字星云中,從而成為一個可持續生長的數字生態系統。”企業可靈活調用平臺集成的能力,快速開發出自身的數字化應用并和原有系統互通,從而構建融合的數字化應用框架。”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規劃所副總工程師楊志偉在發布會上評價,“中興數字星云提出了一套標準化、可復制的數字化轉型方法”。2021年中興數字星云的案例獲得“拉姆查蘭管理實踐全場大獎“,并入選《哈佛商業評論》教材,獲得業界的高度認可。(劉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