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種“兒童迷你廚房”成為網紅玩具。這種玩具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度仿真:灶可以加熱,鍋可以煮飯,刀可以切菜,做的飯還能食用。一時間不但銷量猛增,不少家長還紛紛在各視頻網站曬出孩子用迷你廚具做飯的視頻。但是,作為兼具廚具功能的玩具是否具有足夠的安全?

記者在電商臺上搜索“玩具廚房真煮”后看到,月銷量三四千件的不在少數,最多的商家單品月銷量超4萬件。進入一家網店細看,記者看到這類產品大多按照配件數量分類定價,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一套玩具廚具的數量少則十幾件,多則數十件,品類包括電飯煲、電熱爐、蒸鍋、底鍋等,就連咖啡壺、搟面杖、餃子器等廚具也很齊備。顏色多為粉色、綠色、藍色,材質以麥飯石、不銹鋼、塑料為主。

有消費者在店鋪留言:“現在孩子還有點小,暫時把刀收起來了。幫著她先把菜切好,讓她嘗試水煮青菜,一頓操作下來,孩子成就感十足,就連時不吃的水煮蔬菜也吃得津津有味。”記者還在各視頻網站上看到不少家長上傳了孩子用兒童迷你廚房中的廚具做飯的視頻,視頻中孩子用這些廚具炒雞蛋、炸雞翅、煮蔬菜湯、蒸饅頭……做完飯還和全家人分享勞動成果。

孩子在游戲中學會做飯與分享是件好事,但是也有家長在評論區不無擔憂地說:“這些廚具、餐具采用什么標準制造?是不是食用級材料?”

記者了解到,玩具有相應品類的國標(GB6675系列標準),家用電器也有相應標準(GB4706系列標準),餐具則需要滿足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的國家標準(GB4806系列標準)。兒童迷你廚房玩具中有電飯鍋、電熱爐等,也就是說,該系列玩具應該根據不同器具的相應國家標準進行生產,才能保證使用安全。

但是記者在各電商臺上看到,有的兒童迷你廚房的介紹中展示了檢測報告,而有的沒有出具任何檢測報告或是制造標準。

即便是展示了檢測報告的商家,報告內容也很模糊。記者在淘寶、蘇寧易購上看到一款兒童迷你廚房,因為看不清報告詳細內容,便向客服提出要求,客服非常認真地將詳細報告發給記者。記者發現,該報告只涉及麥飯石煎鍋、硅膠鍋鏟兩種產品,當記者索要電熱爐等商品的檢測報告或安全認證報告時,客服說:“放心,都有。”卻沒有出具相應的材料。

兒童迷你廚房不僅在生產安全標準上讓人不放心,在設計上也存在隱患。北京一位5歲兒童的家長告訴記者:“我在網上買了一套兒童迷你廚房,到貨拆開一看就退貨了。我看到不銹鋼漏勺的孔洞打磨不光滑,塑料調味碟的邊緣有凸起的塑料塊,容易剮到嘴和手。”

據某品牌迷你廚房負責人介紹,他們在設計產品時,把安全要素放在第一位,尤其在防燙隔熱方面做了很多細節設計。例如每套產品標配一個隔熱棉手套。高端版本里,配置了放于鍋把手上的隔熱板,防止熱油飛濺到手上或身上。每個電熱爐的外圍都加有塑料擋板,防止鍋滑落。在不銹鋼的產品把手上,也會設置隔熱膠圈。他還稱,產品上市前,要請同事的孩子們試用,根據反饋體驗不斷優化,以規避潛在風險和傷害的發生。

兒童迷你廚房涉及加熱、蒸煮,孩子還會食用該廚具加工過的食物,因此一定要選正規廠家生產,經過認證、檢測的商品。

在電商臺,記者還搜索到兒童洗碗機、兒童電動縫紉機、兒童廚房套裝等商品。

目前教育勞動類玩具走俏,玩具行業有了新的業務增長點,兒童也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得到全面發展。但必須注意的是,規范生產標準、保證產品安全始終不容忽視。(■本報記者李燕京)

標簽: 兒童迷你廚房 網紅玩具 兒童廚房玩具 兒童廚房玩具安全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