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調味品。近期,各種充滿異域風情的“網紅鹽”悄然走紅,如喜馬拉雅玫瑰鹽、波斯藍鹽、夏威夷紅火山鹽、法國灰鹽等。這些“網紅鹽”以“天然”“特定原產地”“天然礦物質”等為賣點,宣稱可補鈣補鋅,營養更均衡。那么,“網紅鹽”到底是什么鹽,是真的有奇效,還是在收“智商稅”?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專家團隊進行了具體分析。
“網紅鹽”更有營養么?“‘網紅鹽’富含礦物質,如鈣、鎂、鉀等,能調節人體的酸堿平衡”,部分“網紅鹽”以富含礦物質為宣傳賣點。然而,這些“網紅鹽”并未在產品包裝或標簽上標明所含礦物質種類和含量信息,且《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GB2721-2015)僅允許碘作為食用鹽的營養強化劑。另外,食用鹽只是調味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正常人每天食用鹽的攝入量不超過5克,這個食用量起不到“網紅鹽”宣稱的調節人體酸堿平衡的作用。
“網紅鹽”安全么?專家表示,熱賣的“網紅鹽”與普通食鹽在外觀上存在明顯差異,多為色彩艷麗的結晶狀粗顆粒,其艷麗的色彩吸引了不少消費者。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中對食用鹽的感官要求是:色白,味咸,無異味,結晶體,無正常視力可見外來雜物。顯然,這些“網紅鹽”的感官指標并不符合國家標準。此外,“網紅鹽”大部分屬于粗鹽,沒有經過精煉的步驟,存在被鉛、砷、鋇等重金屬污染的風險。
如何科學用鹽?專家建議,要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量。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應不超過5克,有咸味偏好難以控制鹽攝入量的消費人群可選擇低鈉鹽。鹽的品類眾多,消費者應按自身情況選擇食鹽。如甲狀腺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加碘鹽或不加碘鹽,生活在高碘地區的居民應選擇未加碘鹽,中老年人、孕婦和高血壓患者應選用低鈉鹽。(李培晞熊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