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4月13日電 (記者 李新鎖)一面是傳統煤電、裝備制造產業轉型升級,一面是華為、科大訊飛等行業龍頭的接連落地。在數字經濟這一新賽道上,山西太原制定路線圖,擬設立規模為5000萬元的專項資金促進行業發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賽迪顧問數字經濟產業研究中心“2022年數字經濟發展百強城市”評選中,太原位列33位。
內陸城市如何在數字經濟領域實現突破?在13日舉辦的“太原競逐數字經濟新賽道新聞發布會”上,太原對外闡釋發展數字經濟路線圖。
截至目前,太原累計開通5G基站11899座,5G網絡建設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國家超算中心太原中心建成,“太行一號”投入運行,太原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正式開通。
在產業基礎方面,太原現有電子信息、高技術服務、先進制造與自動化等高新技術企業157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29個,國家、省級重點實驗室30個。山西多家高校相繼成立大數據學院,設立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專業,擁有覆蓋人工智能全技術鏈條的電子、儀器、信息、自動化等學科和專業。
和傳統能源重工業城市印象不同,近年來,太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快速成長。
太原市大數據應用局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文利介紹,近年來,太原信創整機產業鏈初步形成。中國長城智能制造(山西)基地落地太原,曙光、龍芯、百信等一批核心企業落戶太原,自主品牌計算機、服務器制造重點企業實現量產。
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方面,太原成功申報國家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17個,新型信息消費示范項目16個。現有上市企業18家,上市后備層企業31家。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太原市大數據應用局詳細解讀《太原市推進數字經濟全面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簡稱《實施方案》)。
根據《實施方案》,太原謀求2025年數字經濟規模突破280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15%,占GDP比重達到35%。2030年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上述目標如何實現?
太原市大數據應用局行業指導科科長李靜蘭表示,太原將借助完善政策法規和制度體系、建設數字經濟企業培育庫、開放應用場景等手段,提升數字經濟生態。
此外,太原還將設立規模為5000萬元的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綜合運用投資補助、貸款貼息、購買服務、獎勵等方式,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太原市大數據應用局高級主管閆國光說,太原將加快培育市場主體,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加速構建數字經濟發展新生態。(完)
標簽:
- 山西太原借助數字經濟加快轉型 擬設立5000萬元專項資金
- 4月13日訊,據隆眾資訊,截止2023年4月13日,中國紙漿主流港口樣本庫存量為208.9萬噸,較上期上漲6.8萬噸 當前熱訊
- 天天亮點!減產風波下的電池廠:員工離職,園區冷清
- 天天觀熱點:兩河喜鵲 心“茌”神往丨振興街道八一社區開展公益圖書捐贈活動
- 澳新銀行:澳洲聯儲第一季度面臨核心CPI粘性問題 世界短訊
- 描寫春天美麗的句子精選文案96句集錦(描寫春天美麗的句子有哪些)_熱頭條
- 天天速遞!淘寶企業店鋪注冊流程_淘寶企業注冊
- 牡丹江 項目建設春潮涌 快干實干開好局 即時看
- 瑞典最高養老基金CEO飯碗丟了!連踩三雷,血虧近130億美元
- 本澤馬全場數據:5射3正進1球+3次關鍵傳球,獲評7.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