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與數打同屬競技項目,在競技中有許多共通之處,它們都是同場直接對抗性競技體育;其評判勝負的方式中存在諸多相同之處:它們都是以有效攻擊獲得多于對手的有效得分評判勝負;也都有著裁判終止比賽判定勝負的方式,如:擊倒獲勝、臺裁(醫生)終止比賽獲勝、對手棄權獲勝、對手被取消比賽資格獲勝等等。它們之間,在競技中相同或相近的模式主要是上肢拳法,當然,散打還有著腿法、摔法的攻防模式。在此,僅就拳擊與散打共通的競技拳法實戰應用進行對比性分析,以感知它們之間的差別,并為提高競技技能提供借鑒。
一、拳法擊打啟動瞬間的差別
拳擊與散打在競技中拳法運用時,雖有相通之處,但也存在著本質差別,從外在方面就存在著些許的不同。■擊打瞬間的抱架普遍來說,拳擊與散打在拳法擊打瞬間的抱架,由于受到銜接技術等因素的影響,它們之間的差別主要在于身體的重心和手臂的防護姿勢。1.拳擊。抱架時身體的重心主要是落于兩腳之間,且微向前,也有前腳重心為51%、后腳重心為49%之說,即重心微靠前,前腳全腳著地、后腳前腳掌蹬地腳跟略抬起;兩手臂常規下,后手護于同側下頜部位、前手微向外支出且置于下頜高度,兩肘關節的角度均小于90度。
(資料圖)
2.散打。抱架時身體的重心同樣是落于兩腳之間,但微向后,前腳以腳掌為主著地、后腳全腳著地:兩手臂常規下,后手也護同側下領部位、前手明顯下落,前臂的肘關節約成90度。由抱架可以分析出,當采用拳法擊打時兩者的瞬間啟動速度由于重心、下肢蹬地等因素 也就存在了微小差別一拳 擊的拳法擊打速度更為快捷。■擊打瞬間的發力普遍來說,拳擊與散打運用拳法擊打瞬間的發力,由于控制重心等因素的需要,它們都是“起于根、轉于腰、催于肩、達于稍”,但它們之間在發力瞬間力的傳導、力的疊加方式存在差別。1.拳擊。擊打瞬間發力是依靠下肢的蹬地,同時伴有扣膝轉胯,再通過腰胯的擰轉,力達肩帶部位而催動拳法擊出。它的核心體現是在重心較為穩固的前提下,最大化運用身體的核心力量,以保證擊打的力度與技術動作的銜接。2.散打。擊打瞬間發力是在下肢蹬地的情況下,同時伴有膝關節的頂伸,再依靠身體重心的杠桿支撐作用原理,轉腰、催肩,力達拳 條。它的核心體現是充分發揮F=m : a的m直,形成整體重心前移的方式,以確保擊打的J度與運用腿法或摔法技術動作的銜接。二者擊打瞬間發力的不同,可以說:其打力度難分伯仲,但僅就拳法銜接來說,由于重心的因素,拳擊的拳法銜接會更流暢、迅捷。
二、拳法擊打末端力點的差別
拳法對于拳擊、散打都是得分的重要手段,拳擊強調的是只能用拳峰部位擊打,而散打則以手部擊中有效部位的基本原則。它們的差別主要來自于規則的限制和對擊打力度理解的差別。■受各自規則的制約1.拳擊。拳擊對擊打力點有著明確的規 定一拳峰部位; 以拳心、拳背、拳倫、拳眼等部位為擊打力點被判定“犯規”。拳法擊打的核心是增強擊打力之外,注重的是拳法的銜接,并充分發揮蹬伸、腰胯轉動、頂伸的疊加發力。2.散打。散打在拳法擊打力點方面沒有限制,散打的表象是幅度大,發力原則是蹬轉頂伸的杠桿原理,并不提倡力的疊加;拳法的連續性不為重點,而是以更好地銜接腿法、摔法攻擊技法為主導。因此,散打的“開掌”擊打(拳擊規則屬于犯規)更符合散打銜接技術的運用。僅就擊打力點來說,二者在拳法應用上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從表象來說,最直接的差異就是擊打的軌跡、擊打的發力、擊打瞬間的重心、擊打的連續等方面各自存在著自己的特點。■受各自理念的影響
1.拳擊。拳擊拳法擊打的理念是利用肩帶部位的頂伸,而促進擊打的硬度與穿透力,由于重心的微小變化利于形成近似同路線、同位置的二次發力,而且有利于拳法擊打的連續。拳擊拳法的銜接注重的是下肢蹬轉基礎上以腰胯引領的擊打及變化擊打。2.散打。散打拳法擊打的理念是力點延續(大幅度),形成擊打硬度與穿透力,而且有利于起腿攻擊或進身抱摔。散打拳法擊打時充分發揮自下而上的“頂伸”發力,其“忽略”轉胯、轉肩不充分的直接原因是,較大幅度的轉胯、轉肩會對腿法銜接造成障礙。即,散打拳法的銜接更注重的是上、下肢結合的攻擊方式。拳擊與散打在競技中拳法應用還存在諸多理念方面的不同,它們之間沒有優劣之分,但在實施中會出現細節方面的差別。如擊打力點:拳峰擊打對于散打項目,在某些瞬間會影響到下肢腿法或摔法的技術銜接;散打擊打力點的“無限制”,使得拳法擊打以輪擺式占主導,會導致擊打效果下降。
三、拳法擊打步法銜接的差別
二者競技的最大共同點就是獲取比對手更多的有效擊打,決定有效擊打的條件:一是時機,二是距離。首要的時機,涵蓋了諸多方面的技戰術因素,有些甚至用語言無法闡述清楚,需要的是體會、感受、理解、預判等;距離,是決定擊打有效性的第二要素,而決定距離的關鍵不是手臂的長短,而是下肢步法的移動。■下肢步法的移動1拳擊。拳擊的步法,包括:滑步、沖刺步、側步、撤步和環繞步;伴隨2012年國際拳聯將奧林匹克拳擊與職業拳擊在評判標準方面的“融合”,拳擊下肢步法的移動發展了:挫步、偷步、墊步、側上步等步法。它的基本特點是身體重心大多保持在前腿,而且前腿的膝 關節始終處于不變的“恒定” 位置狀態;移動中幅度隨控、快捷、變向,從中獲取最佳的擊打時機和擊打距離。2.散打。散打的主要步法,包括:滑步、沖刺步、撤閃步、墊步、交叉步、跟步和扣步等。它的主要特點是身體重心隨著技術應用而相應變化;移動中相對幅度較大、啟動迅猛,以步法帶動身體重心實現最佳的攻擊模式。拳擊與散打步法移動在身體重心:-個是穩固;另一個是變化;擊打距離:一個是變化微小;另一個是調控較大;擊打瞬間:一個是快捷、變化,另一個是迅猛、直接。
■軀干部位的變化
1.拳擊。拳擊步法移動中大多伴隨著腰胯部位前后左右的隨動,并且膝關節的幅度也在時刻變化,尤其在攻防轉換過程中這一特點更為明顯。拳法擊打中步法銜接中軀干的不停變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環節;它不僅是拳擊 的一項技術, 也是拳法擊打應用銜接的紐帶。
2.散打。散打步法移動中軀干部位的移動主要跟隨步法的移動而隨動沒有明顯的腰胯過度轉動,它強化的是給對手整體的壓迫性。拳法擊打中步法銜接中軀干部位少有變化,因為,拳擊防守技術中“搖臂”等軀干明顯前屈且過度下潛動作是散打技術應用中的“禁忌”。總之,項目之間即使存在某些相同的共通 之處,但彼此之間的“鴻溝” 是不可能一-朝一夕努力就能改變的,它們時刻受到規則的制約、“技術銜接”的制約等,更關鍵的是“項目內涵”中的移動、技戰術應用的差別。散打拳手歷經規范、嚴謹、刻苦的訓練完全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拳擊手,但僅通過“相似”的一點競技方式就立竿見影達到一名優秀拳擊手的標準只能停留在理論上的假設。同樣,拳擊手也同樣需要這樣的歷練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散打拳手。套用一句民間諺語“隔行如隔山”,拳擊與散打作為各自不同的競技項目,它們之間不可能兼容,但絕對可以相互促進。
來源于:綜合格斗世家
標簽:
- 拳擊與散打——競技中拳法應用的差別 每日播報
- 雞蛋主力合約日內大漲4.00% 現報4397.00元/500千克 世界今頭條
- 天天熱頭條丨【每周一公示】2023中級會計職稱課程更新進度表!(4.17)
- 全球看熱訊:雜技演員談“高空表演”:為保證演出效果,現場一般不會設置安全扣、安全網,但會有醫療隊
- 2023年朔州市社保養老金計算方法是什么 焦點訊息
- 泰瑞機器董秘回復:截至2023年4月10日,公司的股東人數為13857戶!股東人數隨著交易的進行實時在變化-全球快訊
- 有色金屬板塊探底回升 錫業股份漲停_快看點
- 環球熱推薦: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黃金股回調,四川黃金跌超7%
- 245.56元!今年最貴新股來了,本周還有高中簽率龍頭、超低價新股可申購
- 滾動:A股申購 | 濾清器制造商華原股份(838837.BJ)開啟申購 2022年凈利潤為3794.5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