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炎是嬰兒幼兒時期最常見的疾病,1歲以內的患病者占80%,四季均可發病。如果營養不良、佝僂病和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合并肺炎時,病情較重,易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嬰幼兒肺炎也可繼發于麻疹、百日咳等急性傳染病。

2、一、護理


(資料圖片)

3、嬰幼兒肺炎,如體溫不太高,呼吸困難不明顯,一般精神狀況還可以,就不一定要住院

4、治療,可以在家服藥。在護理方面,要勤喂水,飲食少量多次。給孩子吃些易消化的食品。患兒食欲減退,油膩的東西應少吃。要定時測量體溫,掌握體溫變化,體溫超過39℃時,應給服用退熱劑,體溫在39℃以下,孩子比較安靜,不必服用退熱劑。過多地服用退熱劑,孩子出汗多,變得虛弱,如孩子且煩躁,有服用退熱劑同時加用鎮靜藥。孩子安靜時有利體溫下降,體溫下降后孩子也安靜了。另室內空氣要保持新鮮,冬季也應定期開窗通風。室內溫度不宜太高,濕度也適宜。可以在地面上灑些開水,或在火爐上盛放一盆水,用熱蒸汽來調節室內濕度。空氣污濁、室溫太高、濕度太低,可使患兒的口腔和氣管粘膜干燥,痰液變稠而不易咯出,引起刺激而使咳喘加重,同時還容易繼發感染,特別要提出,不要在患兒室內吸煙,這對肺炎的恢復極為不利。如患兒持續高熱不退,或呼吸困難明顯,或精神反應不好,或肺部炎癥廣泛,或伴有并發癥,均應住院治療。

5、二、疾病特點

6、肺炎患病多較急劇,先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繼之出現的癥狀有:

7、1 發熱。

8、體溫在37.5-39℃或更高,新生兒,重度營養不良,佝僂病等患兒體溫可不升或低于正常。

9、2氣促。

10、呼吸困難、喘憋,重者口唇、指甲發紺、鼻翼扇動,呼吸時胸部出現胸骨上、下窩,肋間鎖山腳上窩下陷,稱為“三凹征”。新生兒肺炎癥可不典型,若有拒乳、呼吸表淺而快,口吐泡沫,或面蒼白,發紺現象時應及時就醫。

11、3咳嗽。

12、早期為刺激性干咳,肺炎極期咳嗽反而減輕,恢復期咳嗽有痰。

13、三、細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

14、引起嬰兒肺炎的病原菌主要有兩大類,即細菌和病毒,當然,細菌和病毒,還有很多種類,首先要分清是細菌性肺炎還是病毒性肺炎,因為這兩種病原菌不同的`肺炎在治療用藥上完全不一樣,細菌性肺炎應用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對抗議生素無效,所以不必應用。通過肺炎的表現,病情的的發展過程,配合一些簡便的化驗檢查,可以初步識別細菌性或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常為高熱和持續時間較長,一般5-7天,少數可長達10-14天。病初除高熱外,以嗜睡、精神不好為主要表現,而咳嗽等呼吸道癥狀到病后3-5天才明顯。在病的早期肺部體征也不很明顯,聽不到濕性聲音。外周血白細胞總數不增高,細菌性肺炎病初呼吸道癥狀就很明顯,體溫增高的程度不等。肺部的濕性羅音也明顯,外周血白細胞汁數增高,由此可見,細菌性肺炎比較容易認識,而病毒性肺炎,特別是早期,往往不易肯定。

本文嬰兒肺炎有什么嬰兒肺炎的早期癥狀,嬰兒肺炎的癥狀和治療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