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態文明平頂山:
4月18日,省生態環境廳二樓會議室聚集了全省電力、鋼鐵、焦化、水泥、陶瓷、鑄造、玻璃等27個重點行業的企業代表,大家暢所欲言,為生態環境系統服務企業工作提建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是省生態環境廳開展的第43次企業服務日活動,和過去的助企幫扶不同,這次27個重點行業企業代表會聚一堂,聚焦的是全省企業綠色發展中面臨的共性問題,同時對生態環境系統監管提出意見建議。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哲和各處室主要負責人坐鎮,現場問需于企、問計于企,共商全省綠色發展大計。
這樣難得的好機會,企業代表們自然有備而來,直言不諱——
“電網供電要求和環保要求有時會出現矛盾,特別是冬季重污染天氣防控時,一方面要保供電,另一方面又要控制污染排放、限制大宗物料的運輸,兩個要求相互‘打架’。”電力行業代表說,希望環保等部門能與國家電網的綠色調度平臺聯動,將環保政策納入其中,統一調度。
來自化肥行業的代表直言:“煤制氮肥行業通過淘汰落后產能、行業的提標改造,目前全省只有7家企業,其中1家長期停產。行業企業存在對法律和標準理解不到位的現象,希望加強政策培訓。”
制藥行業代表則指出,目前全省制藥行業的環保設施運營成本高,治理技術需要更新。行業產生的含汞危險廢物較多,而處置單位偏少,導致含汞廢物處置難。
同樣的窘境也發生在耐材行業。“危險固廢和一般固廢處置難度大,針對耐材行業廢棄石棉、廢棄消防器材等危險廢物,我省目前無相應的處置單位。”相關企業代表說。
還有一些代表表示,綠色發展水平較高企業沒有享受到政策的紅利,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導致行業企業提升改造積極性大大降低。
……
“大家提出的問題就是我們下一步提升的空間。”在聽取企業代表們的寶貴意見后,李哲表示,生態環境部門絕不是經濟發展的對立面,而是經濟發展的“促進派”。要全力支持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梳理、認真研究企業需求,聚焦重點任務,加強調查研究,深化政企合作,深入開展環境要素保障、惠企政策落實等“七大行動”,進一步加大放權力度、提高審批效率、優化監管方式、提升服務質量,做到“企有所需、我有所為,企有所求、我有所應”“說到做到、服務周到”,推動服務企業走深走實、取得實效,推動綠色發展形成新格局、美麗河南建設取得新進展。
據了解,省生態環境廳自2019年6月起建立“企業服務日”活動制度,并逐漸發展成為省、市、縣三級環境部門聯合行動。截至第42次企業服務日活動,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累計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困難問題1.9萬個,幫扶企業人員25.29萬人次。
來源:河南日報 記者 趙一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