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人工智能板塊成為市場主流題材,上周五AI板塊迎來調整。而本周末,公募基金的TMT倉位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不少公募都加大了對人工智能板塊的布局。從整體倉位來看,目前還處于底部區域。


(資料圖)

對于后市,有券商研報大多聚焦AI行情方向。另外從政策來看,該領域也是助攻不斷,國資委要求全面推進國資央企云體系和大數據體系建設等。

(一)重磅消息

NO.14月21日下午召開的二十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指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對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全鏈條整體部署。要聚焦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重大需求,加大企業創新支持力度,積極鼓勵、有效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創新,推動企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重大原創技術突破中發揮作用。

NO.2二十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指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要著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障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國有經濟管理有力支持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意見》、《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工作規則》等。

NO.3證監會對*ST紫晶、*ST澤達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兩公司存在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重大違法行為,已觸及重大違法退市標準。上交所對兩公司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并同步作出紀律處分決定。同時,*ST紫晶保薦機構擬牽頭設立10億元先行賠付基金,上海金融法院已經收到*ST澤達普通代表人訴訟起訴材料;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也表示,后續待條件滿足時將依法申請參加該案并轉換特別代表人訴訟。*ST紫晶、*ST澤達股票將于4月24日起停牌。

(二)板塊情緒發酵

NO.14月21日,國資委召開國資央企信息化工作推進會議。會議認為,要著力提高智能監管水平,全面推進國資央企云體系和大數據體系建設,持續健全完善信息化工作保障機制,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過程中,同步建成一流信息化能力,以“智慧國資、數字央企”建設,更好促進國資監管效能提升,加快推進國資央企高質量發展,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招商局集團、中交集團、中國電信、中國電子等4家中央企業作了交流發言。

點評:全面推進國資央企云體系和大數據體系建設,其目的還是在于公共數據,也是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突破口。我國先后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從國家層面部署推動數據要素價值釋放,賦能數字經濟發展。激活公共數據價值,首要任務是推進互聯互通,打破“數據孤島”,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在個人隱私和確保公共安全的前提下,要做到“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近年來,多地出臺地方性法規,細化落實方案舉措,注重區分公共數據和個人信息邊界,加強數據收集、存儲、使用、銷毀等各環節監管。概念股包括拓爾思、易華錄、美利云等。

NO.2在4月21日舉辦的“首屆超互聯新算力產業暨第三屆中國IDC行業DISCOVERY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表示,AI算力是算力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基建和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的關鍵任務抓手。預計到2025年,我國AI算力總量將超過1800EFlops,AI算力占總算力比重超過85%。這意味著,算力將迎來高速擴張時代。而在之前,華為孟晚舟在2023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表示,到2030年通用計算能力將增長10倍,AI計算能力將增長500倍,全球聯接總數達到2000億,萬兆企業Wifi滲透率達40%,云服務占企業應用支出比例為87%。

點評:科技企業的競爭日益聚焦于AIGC領域,大模型成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華為作為國內科技龍頭,算力芯片是AI的底層土壤,算力要求不斷提升是本輪AI創新的大趨勢,伴隨多模態人工智能發展,底層算力將成為企業發展基礎,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的產生和持續迭代,底層算力是剛需,國內外進入軍備競賽,海外大廠帶來持續催化和映射。概念股包括高瀾股份、拓維信息、中科曙光等。

NO.3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常熟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和常熟市財政局日前印發《關于實行工資全額數字人民幣發放的通知》。該通知稱,從5月開始對常熟市在編公務員(含參公人員)、事業人員、各級國資單位人員實行工資全額數字人民幣發放。此次常熟市正式規定對在編公務員等群體實行工資全額數字人民幣發放,實現了由點及面的突破,且發放工資是更加高頻且普及度高的場景,將有望帶動更多群體及更多場景中的數字人民幣使用,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向前邁進一大步。

點評:數字人民幣推廣實現新的突破。此前多地已逐漸推廣數字人民幣紅包、消費、以數字人民幣發放補貼等多種場景,也有不少單位試點數字人民幣發放工資。經過多年的發展,數字人民幣理論框架更加完善、指定運營機構增加、試點城市擴張、應用場景不斷豐富、交易規模迅速增長,數字人民幣更大范圍的爆發值得期待。概念股包括楚天龍、新國都、宇信科技、中科江南。

(三)頂級券商最新研判

廣發證券:業績印證,AI行情接力棒——“數字經濟·AI奇點時刻”

對于當前“AI+”行情的節奏而言,借鑒2013年移動互聯網+行情,當前“AI+”的第一波上漲波動加大但整體行情趨勢未變,關注第一波調整出現后的買入新機會——本輪“AI+”行情堪比2013年的“移動互聯網+”行情,基于“技術革新引發場景革命、內外催化劑加持、海外宏觀環境、國內宏觀環境、股市流動性”五大相似點。

產業鏈行情輪動方面,2013年“移動互聯網+”行情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行情以上游硬件為主,第二階段擴散到中游軟件、服務,第三階段進一步下沉至下游應用。如何判斷行情即將出現切換?需要關注三大指引指標:外部政策、行業內在催化因素、階段性回調。

下一階段AI+行情應如何聚焦?關注AI+“業績印證”的機遇,在經歷階段性回調后,行情主線切換有兩大催化劑:內生行業催化和外生政策催化。其中,內生行業催化:投資者可以通過自下而上的研究,基于對行業周期的理解、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以及行業盈利落地的跟蹤,而“盈利印證”本身就是構成行業內生催化的重要部分,“盈利印證”的強度決定了催化的強度;外生政策催化:雖然政策對于行情的刺激和催化作用相當強大,對于投資者來說對政策的布局往往更適合右側應對,即跟隨超預期的政策方向布局。因此,在主動研判下一階段AI+行情的時候,需要關注未來TMT內部優先看得清楚業績兌現的環節——產業周期自身出現積極變化、再疊加AI浪潮的加持領域,今年業績的確定性會相對更高,需要抓住AI+“業績印證”的機遇。

TMT內哪些方向有望率先實現業績兌現?綜合自身產業周期與AI帶來的業績增厚機遇,基本面支撐更具確定的領域包括:電子(AI芯片、PCB基板)、計算機(工業軟件、AI服務器整機)、傳媒(游戲、影視)、通信(光模塊、交換機/液冷溫控等)

光大證券:主題投資機會能否貫穿全年?

年初以來,主題投資表現非常活躍。“流動性寬松+數據真空期”,一季度往往是主題“熱炒”的季度,但全年來看并不一定。當前市場正面臨一季報的考驗,未來主題投資的熱度能否持續?今年是否會成為主題投資大年?

復盤A股歷史上的兩輪主題投資高峰:2013~2015年、2019~2021年是典型的主題投資高峰。定量層面,活躍主題占比指向2013~2015年、2019~2021年主題投資情緒較高。其中,2013-~2015年的主題主要集中在移動互聯網與經濟改革,2019~2021年的主題主要集中于科技創新與高端制造。

當前流動性整體寬松、戰略主線清晰、投資者行為也較為積極,正好與2013~2015年及2019~2021年的兩輪主題投資高峰的情景類似,2023年很可能也會成為新的一輪主題投資大年。

今年會與2019~2021年主題投資高峰更加相似。當前的經濟正處于修復進程,熱門主題的產業化趨勢也較為清晰。此外,從市場環境出發,當前也與2019~2021年的主題投資環境更為相似。

未來哪些主題值得關注?科創主題有望貫穿全年,但可能會反復輪動,國企重估行情可能會有較強的持續性。科技創新方面,AIGC、半導體產業鏈值得高度關注。國企行情方面,關注三條主線:一是符合國家戰略的重點資產的價值重估,二是關注具有盈利強估值低特點的國企,三是新一輪國企改革下的國企重估機會。

(四)券商行業掘金

國盛證券:AIGC——通往元宇宙無盡游戲之路

在全球各大巨頭紛紛入局、模型、數據、算力快速升級的當下,AIGC將推動數字世界快速向元宇宙進化,我們對該領域的最新理解——無盡游戲、未來已來。未來的賽博世界是“游戲”,更是生活日常。站在AIGC應用的角度,我們聚焦“游戲”,之所以打引號,是因為我們討論的游戲并不僅僅是娛樂,未來更將是融入學習、社交、創作、分享的元宇宙。登陸這一賽博空間,可能是一天工作、生活、學習的開始。“游戲”這一模式更容易被Z世代接受,而AIGC對這代數字原住民的影響會更大。

AIGC+“游戲”,降本只是開始。AIGC在文字、圖像、編程、視頻領域展現的能力讓游戲制作在數值平衡、素材、劇情、編程等領域的成本有望大幅降低。我們認為,降本只是開始,AI助力打破“高效率、高質量和低成本”不可能三角的同時,將大幅降低用戶在“游戲”世界中的創作壁壘,正如當年UGC爆發造就了短視頻、直播等業態,AIGC將催化創意和流量的大爆發。

投資方向上,算力是AIGC蓬勃發展的基石,看好光通信及邊緣算力,包括新易盛、中際旭創、天孚通信、太辰光、德科立、銳捷網絡、寒武紀、美格智能、紫光股份、中興通訊等;模型層關注國內外大模型的邊際變化,包括昆侖萬維、三六零、科大訊飛;應用層看好游戲的迭代創新,包括愷英網絡、神州泰岳、盛天網絡、游族網絡等;數據層包括監管將是貫穿AIGC發展的挑戰,看好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以及浩瀚深度、新華網、人民網等。

華西證券:ChatGPT三大主線,AI算力需求井噴

政策端與產業端持續發力,算力建設持續提速:國家計算力指數與GDP/數字經濟的走勢呈現出了顯著的正相關,根據IDC數據,十五個重點國家的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點,國家的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5‰和1.8‰;政策端與產業端持續發力,當前我國已進入《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落地見效的關鍵年,2023年4月17日國家超算互聯網聯合體成立,我們認為我國算力建設正式進入持續提速階段。此外,北京、貴州、上海、惠州、天津等地算力基礎設施計劃持續落地,彰顯我國對算力設施的高度重視。

大模型引爆海量算力需求,AI產業量價齊升:根據OpenAI數據,模型計算量增長速度遠超人工智能硬件算力增長速度,存在萬倍差距。運算規模的增長,帶動了對AI訓練芯片單點算力提升的需求,其中AI芯片、AI服務器、存儲是AI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AI硬件競爭升溫,芯片價格大漲,根據界面新聞,截至本周英偉達AI旗艦芯片H100售價在多個商鋪高至4萬美元,相比此前零售商報價3.6萬美元,已明顯提價,同時,據財聯社消息,上游芯片帶動服務器價格同步上升,例如聞泰科技等;此外,存儲方面,大容量、高速存儲需求增加,近期HBM3規格DRAM價格上漲約5倍。

投資建議關注五條投資主線:AI芯片廠商,相關受益標的為賽武紀、海光信息、景嘉微、龍芯中科等;存儲廠商,相關受益標的為東芯股份、兆易創新、瀾起科技、聚辰股份、普再股份、江波龍、佰維存儲、恒爍股份等;光模塊廠商,相關受益標的為新易盛、中際旭創、天孚通信、劍橋科技、源杰科技、聯特科技、光迅科技等;服務器及IDC廠商,相關受益標的為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神州數碼、拓維信息、工業富聯、潤澤科技等;AI云廠商,相關受益標的為首都在線、云賽智聯、青云科技、優刻得、光環新網、新炬網絡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