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位于兩江新區惠民大廈綜合市場的民心佳園夜市新址正式進入試營業階段。


(資料圖片)

當日下午4點左右,記者在現場看到,已經陸續有攤主開始進場準備,麻辣燙、螺螄粉、烤魷魚、炸雞翅等食物香味四溢。五點半,這里已經聚集了大批顧客,攤主們也都開始在劃線范圍內擺攤,井然有序。

▲4月26日,兩江新區惠民大廈綜合市場,民心佳園夜市新址開始試營業。當晚,小吃攤主表演“甩餅”,吸引眾多市民觀看。記者 劉旖旎 攝/視覺重慶

賣樂山炸串的周女士是最早來到夜市的攤主之一,她說,想早一點過來看看如何擺放餐車和桌椅。

周女士今年三月開始在民心佳園擺攤,原來的攤位能擺上四五張小桌子,每一張可以坐五六個人,得知夜市將引流至惠民大廈,她第一時間報名登記,對于新址她比較滿意,“大家都能相互理解,把我們統一安排到一個規范的地方經營,準時出攤收攤,市場秩序更好。”

▲4月26日晚上7點,天色逐漸暗了下來,夜市里人越來越多。 記者 劉旖旎 攝/視覺重慶

不過,周女士建議,“希望能統一規劃一個場所,用來堆放大家的桌椅和設備,讓食客的座位能盡早擺放出來。”

穿梭在夜市中,記者被各式各樣的小吃吸引,一家名為“五味俱全土豆餅”的攤位前排起了長龍,記者也排隊購買了一個土豆餅。

“味道真巴適,里面還夾了折耳根和酸蘿卜,果然是地道重慶味!”一個小小的土豆餅,令食客們贊不絕口。老板楊艷笑著說,以前生意好的時候,一晚上能賣400個餅,收入在2000元左右。

▲4月26日,兩江新區惠民大廈綜合市場的民心佳園夜市新址,提前賣完食品的攤主正在收攤。 記者 劉旖旎 攝/視覺重慶

對于楊艷來說,她并不擔心人流量不夠,她認為如果大家都自覺搬過來,顧客自然會跟著來,“要是白天允許大家把餐車都停在這里就好了,每天推來推去特別麻煩。”

在“向姐姐特色小吃”攤位前,幾名年輕女孩圍著餐車認真地觀看老板向姐姐制作蔥油餅。得知向姐姐的攤位搬到新址,她們專程從北碚過來支持向姐姐的生意。

▲4月26日,兩江新區惠民大廈綜合市場民心佳園夜市新址,市民正在選購小吃。 記者 劉旖旎 攝/視覺重慶

“我前段時間在直播間跟你們講了這個事,沒想到第一天就過來照顧我生意,太感謝了!”向姐姐一邊炸著蔥油餅,一邊和圍觀的顧客拉家常。她還說,自己才開始直播,雖然粉絲量不多,但會一直播下去,也想以后扎根在惠民大廈,不走了。

在“阿森鯛魚燒”攤位,00后攤主吳東森熱情地吆喝著,對這一天,他期待了很久。

原來吳東森在民心佳園社區只擺了一個多月,知道夜市要整改和引流,他便歇業了一段時間,專門等著夜市新開張。

▲4月26日,兩江新區惠民大廈綜合市場民心佳園夜市,攤主正在制作美食。 記者 劉旖旎 攝/視覺重慶

“我們從街邊搬到集中的地方,環境好了很多,有統一的垃圾桶,還有環衛工人定時清掃,每個人也能監督旁邊的攤位是否在規范經營,大家團結一心,一定可以把夜市做好。”吳東森說,之前攤戶比較分散,現在統一管理,他打算利用網絡直播吸引更多人來逛夜市。

▲4月26日,兩江新區惠民大廈綜合市場民心佳園夜市,攤主正在制作美食。 記者劉旖旎攝/視覺重慶

時間臨近晚上7點,天色逐漸暗了下來,燈光亮起,此時人越來越多,大家手里都拿著美味的小吃,笑容滿面。

食客們高興,民心佳園的居民們也高興。

在民心佳園住了11年的李洪金和鄰居們,不到6點就來逛夜市,走了一圈下來,肚子吃得飽飽的,對于規范經營,他豎起了大拇指。

▲4月26日,兩江新區惠民大廈綜合市場民心佳園夜市新址,市民正在品嘗美食。 記者 劉旖旎 攝/視覺重慶

“以前夜市確實存在臟亂差現象,現在好了,統一管理不僅給居民們帶來了方便,想吃什么隨時都能來吃,而且大家也吃得放心、安心,安全、消防、環境衛生都做得很到位。”李洪金說,大家都希望夜市能紅紅火火。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