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充分發揮京西深山區地理條件優勢,進一步使保護區暗夜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日前,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學院流星監測組網項目,在門頭溝區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文臺,布設流星監測設備,成為全市首個兼顧火流星、暗流星、廣譜監測的流星監測站。
據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學院在讀博士李鎮業介紹,百花山地區海拔高,天氣系統穩定,造就了絕佳的天文觀測條件,是北京最好的天文觀測地之一,同樣也非常有利于開展流星監測活動。
此次在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放置的流星監測設備可以全天域對流星實施監測,同時,配合國家天文臺自主研發的分析軟件,對流星軌道進行分析,對流星發生的位置進行統計,通過數據的積累對流星雨的認證工作提供數據支持。如果有隕石墜落,使用流星監測網的數據還可以計算隕石的落點。此外,監測流星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近地空間環境,為人造物安全運行提供數據支持。
日后,國家天文臺自主研發的流星監控系統經過改良,可以在直播中顯示恒星名稱及其對應的星座等基礎信息,給科普受眾群體帶來最直觀的直播觀星體驗。
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與國家天文臺共同持續開展流星監測活動,為天文科研、科普活動積累數據,進一步賦能百花星空IP。
信息來源:北京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