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社合肥5月6日電 (記者 吳蘭)中國科學院開放創新生態建設研討會暨磁約束聚變能研究開放創新試點啟動會6日在安徽合肥舉辦。據悉,磁約束聚變能研究成為中科院首個正式啟動的開放創新試點領域,旨在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和國際科技合作網絡。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科技創新成為關鍵變量。隨著科技創新活動不斷突破地域、組織、技術的界限,創新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和整合空前活躍,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科技創新的廣度、深度、速度、精度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簡稱等離子體所)圍繞合肥超環(HT-7)、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EAST)、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CRAFT)等大科學工程項目的建設和運行,以及深度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與美俄日等40多個國家超過120家科研機構建立了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系。磁約束聚變實驗裝置成為中國開放共享大科學裝置標桿之一。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副總干事阿蘭·貝庫雷說:“ITER項目的主要目標是驗證一條通往安全、清潔、無限的終極能源之路。只有最大限度地持續開展國際合作才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他說:“等離子體所是ITER在世界范圍內當之無愧的最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向世界同行全面開放EAST裝置,作為聚變科學技術試驗平臺,從而直接有力地支持了ITER項目。”(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