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春》、《綠》、《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
2、《春》《春》是現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
3、《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發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
(資料圖)
4、在該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贊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里的傳統文化積淀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向往。
5、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終在尋覓著、營造著一個靈魂深處的理想世界——夢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頗不寧靜”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紛擾,使他在幽閉的書齋中“獨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學。
6、《春》描寫、謳歌了一個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一種逼真寫照。
7、2、《綠》《綠》是中國現代散文家朱自清于1924年2月所作的一篇寫景散文。
8、全文以熱情的筆調,對梅雨潭的景物進行了細致的描寫,頌揚了祖國大自然的絢麗風光,寫得清新細膩,漂亮縝密,精致玲瓏,詩意盎然。
9、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境界的贊美和追求。
10、《綠》寫于1924年2月8日,選自朱自清《蹤跡·溫州的蹤跡》。
11、1923年,朱自清就聘浙江省立第十中學國文教員。
12、閑暇時,他便結伴去瑞安仙巖的“梅雨潭”游玩。
13、在蕭索、悲涼的季節里,寫下了這篇散文。
14、3、《背影》《背影》是現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
15、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并替他買橘子的情形。
16、在作者腦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
17、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
18、4、《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19、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復雜的思想感情,為后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
20、寄托了作者一種向往于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
21、5、《匆匆》《匆匆》是現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
22、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23、文章的特點:一是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承自然,首尾呼應;二是文字清秀雋永,純樸簡練;三是情景交融,無論是寫燕子、楊柳、桃花,還是寫太陽,都與“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的感嘆融為一體,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
24、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朱自清。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