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7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最新全球氣候變化更新報告顯示,全球氣溫在未來五年可能會達到創紀錄的水平,這主要受到溫室氣體的積聚和自然發生的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WMO表示,2023年至2027年間,全球近地表年平均溫度有66%的可能性在至少一年中高于工業化前水平1.5°C以上。有98%的可能性,在未來五年中至少有一年,以及整個五年,將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


【資料圖】

WMO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這份報告并不意味著我們將永久超過《巴黎協定》中規定的1.5°C水平,該協定指的是多年的長期變暖。然而,WMO發出警告稱,我們將越來越頻繁地看到全球變暖超過1.5°C水平。"

塔拉斯說:“預計未來幾個月將出現變暖的厄爾尼諾現象,這將與人為引發的氣候變化相結合,推動全球氣溫進入未知領域。這將對健康、糧食安全、水資源管理和環境產生深遠影響。我們需要做好準備。”

預計未來幾個月將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根據英國氣象局(世界氣象組織此類預測的牽頭中心)編制的《全球年度至十年氣候更新報告》,五年平均值超過1.5°C閾值的可能性只有32%。自2015年以來,短暫超過1.5°C的可能性一直在穩步上升,當時接近于零。在2017年至2021年期間,超過臨界值的可能性為10%。

領導該報告的英國氣象局專家科學家赫爾曼森(Leon Hermanson)博士表示:“預計全球平均氣溫將繼續上升,使我們越來越遠離我們所習慣的氣候。”

此次WMO表示,2022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850-1900年的平均氣溫高出約1.15°C。在過去三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拉尼娜現象的降溫影響暫時控制了長期變暖趨勢。但拉尼娜現象于2023年3月結束,預計未來幾個月將出現厄爾尼諾現象。通常情況下,厄爾尼諾效應出現后的一年——也就是2024年——會使全球氣溫上升。

根據WMO 5月底另外一份最新通報,今年晚些時候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這將對世界許多地區的天氣和氣候型態產生與長期存在的拉尼娜現象相反的影響,并可能加劇全球升溫。異常持久的拉尼娜現象在持續了三年之后現已結束,熱帶太平洋目前正處于ENSO中性狀態(既非厄爾尼諾也非拉尼娜)。

根據該“最新通報”,在2023年5月至7月期間,從ENSO中性轉變為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為60%,6-8月將增加到約70%,7月至9月將增加到80%。這份最新通報是基于WMO全球長期預報制作中心的信息和專家評估編寫的。

在本階段,尚不清楚厄爾尼諾現象的強度或持續時間。“我們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八年,盡管過去三年里出現了具有冷卻作用的拉尼娜現象,它起到了暫時遏制全球升溫的作用。厄爾尼諾現象的發展很可能導致全球升溫出現新高峰,并增加打破溫度記錄的可能性。”塔拉斯表示。

根據WMO此前記載,因為一次非常強大的厄爾尼諾事件和人類引發、因溫室氣體導致的變暖的“雙重暴擊”,2016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厄爾尼諾對全球溫度的影響通常在其出現的第二年逐漸展開,因此可能在2024年最為明顯。

“整個世界都應該針對厄爾尼諾現象的發展做好準備。厄爾尼諾現象通常與世界不同地區帶來更多高溫、干旱或降雨量相關。它可能會暫緩非洲之角的干旱和其他與拉尼娜相關的影響,但也可能引發更多的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塔拉斯表示。

需要解釋的是,沒有兩次厄爾尼諾事件是相同的,其影響部分取決于一年中的不同時間。

北極變暖程度過高

WMO預計2023年至2027年間每年的全球近地表年平均溫度將比1850-1900年的平均溫度高1.1°C至1.8°C,這被看作基準,是因為它是在人類和工業活動排放溫室氣體之前的情況。在未來五年內,至少有98%的可能性打破2016年創下的氣溫紀錄,當時出現了異常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2023-2027年的五年平均值高于過去五年的可能性也為98%。

報告還顯示,北極變暖程度過高。與1991-2020年的平均值相比,預計在未來五個北半球延長的冬季期間,北極的溫度異常將是全球平均異常的三倍以上。與1991-2020年的平均值相比,2023-2027年5月至9月的降水預測模型表明,薩赫勒、北歐、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北部的降雨量可能增加,亞馬遜和澳大利亞部分地區本季的降雨量可能減少。

報告認為,除了全球氣溫上升外,人為引起的溫室氣體還導致更多的海洋變暖和酸化、海冰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

當下,《巴黎協定》設定了長期目標,指導所有國家大幅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將本世紀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2°C范圍內,同時努力將上升進一步限制在1.5°C以內,以避免或減少不利影響和相關的損失與損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