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開發是根據用戶要求建造出軟件系統或者系統中的軟件部分的過程。軟件開發是一項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的系統工程。

2023我國軟件開發行業現狀與市場占有率

1—4月份,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下稱軟件業)運行態勢持續向好,軟件業務收入平穩,利潤總額保持兩位數增長,軟件業務出口增速小幅回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4月份,我國軟件業務收入33166億元,同比增長12.8%。軟件業利潤總額3674億元,同比增長13.8%。 軟件業務出口150億美元,同比下降3.3%。其中,軟件外包服務出口同比增長5.4%。

在規模突破萬億的信創產業市場中,雖然國產化替代存在著諸多問題和困難,但是國內軟件廠商正在奮起直追,通過優秀實踐案例,贏得越來越多市場口碑和可信度。未來國產軟件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前景可期。

據《2022中國信創生態市場研究和選型評估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信創產業規模達到9220.2億元,近5年復合增長率為35.7%,預計2025年將突破2萬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以前我國企業國外IT產品依賴程度較高,曾經一度由國外軟件廠商主導IT底層技術標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信息產業生態。近年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國家日益重視并不斷推動信創產業快速發展。而作為我國國民經濟壓艙石、穩定器的國資央企,其生產、辦公等軟件的國產自主可控,逐步實現國產化替代顯得尤為重要。

國企改革專家劉興國認為,目前看,國有企業在數字化設施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數字化設施的有效應用上還有待改進。當前階段,還要繼續抓好數字化轉型的設施建設。

據了解,今年4月,國資委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中央企業持續完善內控制度體系,加強內控信息化管控,推動內控體系由“人防人控”向“技防技控”轉變。此前,國資委還有文件要求,自2023年1月起,每季度末向國資委報送信創系統替換進度。最終要求2027年底前,實現中央企業的信息化系統安可信創替代。

然而,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龐大的集團規模、復雜的組織架構,讓其國產化難度成倍提升。有國企相關負責人透露,集團目前使用的軟件中,ERP外圍系統很多,接口多,設計方案的邏輯復雜,需要進行全面梳理并充分論證解決方案可行性,還要做好完善的測試規劃,做到切換不影響正常業務開展,系統可正常使用。同時,企業系統運行多年積累下龐大的數據量,對數據遷移及高性能合并查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國產軟件廠商搶占市場份額

國內軟件廠商如何更好地幫助國資央企乃至大多數企業實現國產化替代呢?據記者了解,近年來,國內軟件廠商快速發展,通過不斷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和眾多項目的實踐,通過生態策略或戰略合作,吸收國外廠商的領先經驗,國內軟件廠商與國外相關企業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隨著技術水平和產品力的不斷提升,國內中大型企業也逐漸看到并認可國產軟件廠商的能力。以金蝶為例,其提供主要服務的云南中煙數字化項目中,僅用98天,便在12個領域全面替換了原有的某國外系統,助力云南中煙打造新一代云ERP平臺,支持核心業務流程的數字化升級、支撐各個子系統間的數據交換自由,進一步實現了系統內部、內外部的協同自由。

“信創不是簡單的替換,而是價值驅動數字化轉型與升級。”金蝶相關負責人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作為一家國內軟件廠商,金蝶長期聚焦企業數字化領域,已幫助許多大型央國企、超大型民營企業推動數字化轉型。過去兩年,金蝶蒼穹和星瀚已經累計幫助122家企業完成國產化替代。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軟件開發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22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下稱“軟件業”)業務收入首次躍上10萬億元臺階,全年累計收入同比增長11.2%達到10.81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26萬億元,同比增長5.7%。《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等頂層規劃的發布,AI技術創新和大模型的“出圈”,正在為軟件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各大產業的大數據紅利為基礎軟件突破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很多時候,我們技術上的突破都是被客戶倒逼出來的,這讓中國的軟件公司和國際巨頭有機會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眾多和張曉明一樣的“軟件人”忙并快樂著——在技術創新和應用場景的開放支撐下,數字經濟新機遇紛至沓來,國產軟件新業態百花齊放。

向上承接AI、虛擬現實、元宇宙、區塊鏈等基礎技術創新,向下賦能金融、工業、民生服務等實體產業的數字化轉型,軟件業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和高效益的特點,不僅帶來供需關系的變化,也賦予軟件業務新的生命力。

在2022年中國軟件業收入首次躍上10萬億元臺階的基礎上,今年一季度,軟件業進一步增收增利,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5%到24415億元;利潤總額為2660億元,同比增長15.1%。

隨著《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等規劃的出臺,各行各業對于信息化、數字化的需求仍在持續增長中,反映到軟件龍頭的業務層面——技術創新層出不窮,場景落地百花齊放。

從概念到場景,VR和元宇宙的熱度在資本市場雖有減退之勢,但在落地應用上卻更加務實。

在網達軟件的體驗展廳,最新款Oculus和PICO被擺在顯眼位置,工程師正在調試其與公司最新中標的VR項目的適配。記者體驗發現,公司旗下的高效沉浸互動的線上虛擬平臺“魔塔元宇宙會議系統”可以提供包括發布會、沙龍、年會、展會等不同場景、不同風格(現代、卡通、科幻、文藝等)、不同規模的會議需求,讓“數字人”親臨會議現場。

恒生電子在2022年年報中涉及“新技術發展趨勢”部分明確表示,領域知識與深度學習的融合創新,將開啟金融AI普及泛化的新階段;場景驅動圖數據庫基礎設施建設,高性能大規模圖計算將是必爭之地。

信息安全龍頭安恒信息已發布敏感數據全鏈路測繪,日志源覆蓋流量、終端、應用、API等,利用圖計算引擎進行自動關聯,精準繪制數據流轉圖譜,全面風險感知及溯源,覆蓋全鏈路與數據全生命周期。

金融行業是知識圖譜應用的先鋒行業。隨著金融業的信息化與數字化建設的展開與圖數據分析、NLP技術的進步,知識圖譜不再局限于網絡百科式的搜索,在金融風控、營銷推薦、知識問答,乃至投研分析、公共安全等領域有了更多成功的落地應用。

《2023-2028年中國軟件開發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