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襄陽日報訊(全媒體記者丁濤 王晶晶 通訊員樊勤)鐵路電影院、小賣部、襄樊火車站等墻體繪畫生動形象,信號燈、老舊鐵軌等實物引人注目……6月14日上午,記者走進樊城區鐵路社區老年學校院內,一種“穿越感”撲面而來。

“雖然鐵軌只有短短十幾米,但是用的是舊枕木。我找到襄樊火車站的一張老照片,根據照片打造了墻體繪畫。這些場景讓生活在鐵路大院的居民找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感覺,也是鐵路社區記憶展覽館的一種延伸?!辫F路社區退休職工服務中心黨委書記張艷秋激動地說。

鐵路社區屬于老舊小區,居住的大多是鐵路退休職工和家屬,很多家庭幾代人都生活在這里?!拔覀冊陂_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中,與部分退休黨員和老職工在紅色驛站召開小板凳座談會,大家希望能充分利用鐵路元素,用鐵路記憶增強居民的認同感,共建美好家園?!辫F路社區黨委書記龔新濤說。

說干就干。老鐵路人們積極同襄陽工務段聯系。襄陽工務段領導們也高度重視、積極配合,為社區捐贈鐵軌、枕木等,還安排專業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標準化作業程序,利用休息時間,冒著酷暑,在兩天時間內完成長18米、軌距1.435米的鐵軌安裝工作。

“文化長廊的建設和鐵軌的鋪設,不僅美化了環境,還能喚起大家的回憶,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區一定會越來越美,居民生活會越來越好?!饼徯聺钣懈杏|地說。

《襄陽日報》(2023年6月15日3版)

(編輯:崔懷宇 審核:黃金麗)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