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生在廣州某小學的一件事引發關注,說的是學生教室里沒有空調,只有風扇,但老師辦公室里有空調,部分學生及家長覺得不公平,“憑啥老師可以吹空調,而學生不行”。


(資料圖)

廣州天氣炎熱,且炎熱的時間漫長,在沒有配置空調的教室里上課,孩子們容易流汗,甚至體育課后,或課間活動后回到教室,孩子們汗流浹背,滿臉通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學生覺得辛苦,家長心疼孩子,心里感覺不舒服,實乃人之常情。

教室里有沒有安裝空調,本質上指涉學校辦校經費數額及經費使用分配兩大核心問題。

其一,在“雙減”政策影響,以及各種管理制度上移、學校運作越來越公開與透明的整體情勢下,各學??梢誀幦〉降霓k校經費存在較大差異,經費較多的學校更有條件改善包括課室環境在內的硬件建設與維護,而有的學校經費則捉襟見肘,沒有或鮮有余力改善課室環境,沒有多余經費將風扇更換為空調。

其二,整體辦學經費緊張的客觀條件下,如何選擇性改善學校環境尤其硬件建設,成為當務之急。這里必然存在一個解決問題的時序問題,即先解決最迫切與最棘手的問題,其他問題循序漸進,待到日后條件成熟再解決。

從人群構成角度將在校師生分為低年級學生、高年級學生和教師,于教師而言,除了在教室正常授課外,他們還需在辦公室進行備課、寫教案、研討、開會等活動,他們每天需要處理的事務非常繁雜,不僅要為學生們服務、想方設法提高他們的成績,還面臨業務能力的提升,及學?;蛏霞壗逃块T安排或布置的各種雜事,工作強度與壓力普遍大,客觀上需要一個相對好的辦公環境。

于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即將面臨小升初的壓力,學習壓力相對大,更好的學習環境一定程度可幫助其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

于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多在教學樓一樓或二樓等低樓層上課,且體育課或其他課間活動相對頻繁,日常運動量相對劇烈,出汗的頻率相對高,在冷熱環境中頻繁切換,經常滿頭大汗地進入有空調的課室,感受冷氣,表面上很解暑,很爽快,實則對身體不好,容易傷風感冒。

故而,部分辦學經費緊張的小學采取了如下做法,即優先給教師辦公室及高年級同學課室配備空調,一、二年級等低年級課室則沒有配備空調,但通常情況下,低年級學生的午休室都有配備空調,讓他們睡一個安穩覺。

關于小學課室安裝空調,在一些主城區或老城區還存在電力供給及不同職能部門間協調的普遍問題。筆者了解到,鑒于部分學校辦公經費緊張,部分家長提議采取家長眾籌方式解決教室安裝空調的問題,但得到的答復是,如果所有教室都配備空調,能裝盡裝,則對學校所在片區的供電系統帶來壓力。

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對學校所在片區的電力設施進行系統升級與改造,而這顯然不是學校一個部門所能解決的,涉及規劃、建設、更新、街道、教育、電力等眾多部門,需經撰寫報告、遞報告、層層審批、項目立項、相關職能部門討論等復雜流程,斷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在學校經費充裕、學校硬件建設與提升審批效率大幅提高的背景下,我們當然樂于見到無論是教師辦公室,還是學生課室,都能配備上空調,讓全體師生在相對優越的環境中工作與學習。但囿于客觀條件之所限,上述良好愿景或目標沒有辦法一蹴而就,期待在改善與優化中小學辦學條件與環境過程中,有關部門可以通力協作,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貢獻力量。

文l姚華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