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官宣軌道五期順利開工建設,規劃線路數量及里程均達到了深圳歷史之最。


(相關資料圖)

未來5年,深圳將新增11條地鐵線路。到2028年,深圳地鐵里程數將達到831公里。

作為人口密度位居全國前列的超大型城市,深圳軌道交通的加速發展,不斷刷新紀錄,保持平均每年200公里以上的建設速度,推動市民生活提質升級。

這次軌道交通五期的開工建設,又將帶來哪些新變化?

破冰與銜接

地鐵線路的延伸,擴大的不只是人們的生活半徑,更將有力帶動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有望創造出新的商機。

從軌道五期的建設布局來看,破冰和銜接,是兩個重要的關鍵詞。“零突破、強覆蓋、更融合”成為主打:

19、32號線:

提升東部坪山、大鵬片區地鐵服務,實現大鵬地鐵零的突破;

17、22、25、27號線:

增加福田、羅湖、龍華等中心區地鐵密度;

15、20、29號線:

進一步完善西部寶安、前海片區地鐵網絡;

10號線東延(深圳段)、11號線北延

(深圳段):

突破行政區限制打通深莞兩市“斷頭路”,進一步加強跨市軌道交通聯系。

今后,市民和游客在大鵬旅游更方便了。

這次的深圳地鐵32號線一期,作為服務大鵬新區內部的普速線路,支持東部濱海先進制造業園區等重點片區發展,服務東部旅游出行需求。

據了解,還有當下正在建的地鐵8號線三期工程,起于鹽田區8號線二期小梅沙站,止于大鵬新區溪涌站,將成為通往大鵬的第一條地鐵線。

今后,市民跨區上班通勤更順暢了。

增強地鐵線路密度,實現區域強覆蓋。例如龍華區,被網友稱為此次規劃的“最大贏家”,本次公示的9條線路,足有3條地鐵。龍華作為深圳交通出勤率相對較高的地方,這次 22、25、27號線將打通原先地鐵空缺的龍華老城區和油松片區,直插福田,還擁有了直接到南山的線路。

讓更多的區域實現地鐵“破冰”,讓市民出行更順暢通達,正成為深圳軌道交通發力的關鍵。

另一方面,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深圳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深圳的軌道交通發展也與周邊各城市密切相關。

6月26日,深圳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郭子平在做客深圳廣電集團《民心橋》節目時特別提到,這次軌道五期包括了和東莞銜接的兩條線,即10號和11號線的延長線,它恰恰展現了深圳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軌道交通是區域聯動發展的“大動脈”,正不斷優化架構未來的城市群,未來跨市通勤便利化程度將有力改善。

郭子平還透露,當下深圳還在和其他城市如惠州,做一些細化的溝通,接下來,將有更多新的軌道線路銜接。

相關業內人士還建議,在深港、粵港交通方面,軌道交通能進一步完善,規劃更多過境線,更加融入一體化,讓粵港交通體系更加融合。

串聯更多機遇

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軌道經濟正牽引著城市發展方向。

從全國來看,城市軌道交通作為集約型交通工具,客運量已占全國城市客運總量的約四分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我國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從4500多公里增加到近1萬公里。

建地鐵就是建城市,串聯起更多機遇。而加速建設的同時,也要避免地鐵站成為無人“孤島”,避免盲目陷入追求地鐵運營里程的競速圈,這更考驗著合理的地鐵規劃與城市發展的有機融合。

因此,軌道交通要串聯起“交通+產業+民生”,實現產業相關、生活相依,才能使經濟效益最大化。

這次深圳軌道五期建成后,將覆蓋全市85%的重點區域、80%的先進制造業園區。

軌道交通加速要素流動,不止是城市交通面貌的刷新和空間布局的優化,更是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同時,從這次軌道五期規劃的線路來看,不少人翹首以盼的地鐵從重要民生公共設施經過,串聯起了醫院、學校、保障性住房等。

17號線覆蓋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25號線覆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19號線覆蓋坪山高中園、27號線覆蓋南方科技大學及大學城體育中心、22號線覆蓋觀湖片區保障性住房等。

軌道交通的合理建設、加快布局,都將為生產和生活帶來更多新變化。

加快奔向“1000公里”發展目標

據統計,目前,深圳城市軌道交通線網運營里程達559公里(含有軌電車),交通運營里程躋身全國第四,線網密度居全國第一,深圳地鐵出行客流密度基本上達到全國第二。

近年來,深圳軌道交通建設有序推進。

2020年,深圳一年開通6條地鐵新線、新增107公里地鐵線路,地鐵線路迎來增長數量最多的一年。

2022年,深圳迎來地鐵集中開通的井噴期。隨著地鐵11號線福崗區段、14號線、6號線支線、12號線、16號線陸續開通運營,新增里程總計128公里,成為深圳歷史上地鐵新增通車里程最長的一年。

在2022年底,隨著地鐵12號線、6號線支線正式投入運營,深圳的地鐵線網正式邁入“500公里時代”。

深圳都市交通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董威認為,深圳地鐵在規模上進一步夯實了軌道交通在城市整個交通體系的核心主導地位,“今后深圳也將和其他國際化大都市的交通發展道路一樣,讓地鐵肩負起城市內部交通出行,逐步實現跨城出行的重任。”

在《深圳市綜合交通“十四五”規劃》中提出,面向2035年,深圳將率先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建成“三個1000公里”骨干交通網。

即1000多公里城市軌道、1000多公里高快速路、1000多公里高鐵、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成為全球交通運輸創新引領者。

到2035年,深圳城市軌道線網將超過1000公里。

如今,深圳軌道交通已積累了相當的體量,未來隨著里程運營的加碼,軌道上的城市圖景清晰可見,也助力深圳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深圳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里頭,延伸拓展更多的空間。

主筆 / 李天南

編輯 / 蘭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