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臨高6月28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謝藝觀)走進位于海南臨高金牌港開發區的龍慶東南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基地,工人在廠房生產線上正緊張地忙碌著。

在這里,鋼板經過切割、組裝、焊接、打磨、拋丸、除銹等環節,變為裝配式鋼結構,如同“搭積木”一般最終形成裝配式建筑。


(資料圖)

龍慶東南(海南)綠色建筑有限公司的工人進行焊接作業。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2020年5月,海南省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明確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新增產能原則上統籌集中布局到金牌港開發區。

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重點園區之一,金牌港開發區緊密布局裝配式建筑產業集聚發展,著力打造熱帶新型建筑標準生產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集“設計、研發、制造、展示、交易、培訓”于一體的新型建筑全產業鏈,成為海南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的新高地。

在此前的2023年海南自貿港產業園區投資合作大會上,金牌港開發區公布了一組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的成績單:已進駐19家裝配式建筑企業,其中6家已投產,實現產值約6.98億元,同比增長377.03%以上;10家在建(9家為2022年新開工項目),2022年完成固定投資9.98億元,同比增長105.64%。

如今,金牌港開發區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但據龍慶東南(海南)綠色建筑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彥國透露,想要落地園區并不容易,“這里對招商的企業有很高的要求。”

在各地都在為招商“傷腦筋”時,為何金牌港開發區能從“扔進籃子都是菜”變為“提著籃子去選菜”,這正源于園區的系統規劃和“金牌服務”。

圖為海南臨高金牌港開發區。(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為“引得鳳凰來”,園區率先引進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建筑央企。同時,為改善營商環境,臨高有關部門出臺《臨高金牌港園區極簡審批暫行辦法》,實行承諾即開工,原來的3至4個月的開工時間,現在容缺辦理,簽署承諾書當天即出具《開工令》,其他手續后補。金牌港開發區還創新成立“跑腿辦企業服務中心”,為企業全面辦理各種行政審批,提供24小時全方位服務。

“在園區,從最初的洽談到整體手續全部辦完,大概只需要3個月時間,企業就能拿到土地,進行開工建設。”金牌港開發區首席服務專員馬宏瑞向記者表示,“我們以最謙卑的姿態,換取企業最安心的投資。”

馬宏瑞曾在多個行業工作過,對企業辦理事項有充分地了解。在他看來,作為企業的服務者,首先必須要專業,要像企業一樣懂經營,像政府一樣懂政策,像銀行一樣懂金融。

園區“跑腿辦”的服務也令李彥國印象深刻。“他們既不來干擾企業正常經營,又時時想著企業。之前公司涉及到股權變更的問題,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主動詢問事情進展如何,很快就幫忙解決了這個事情。”

按照海南省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要達到80%以上,裝配式建筑產業增加值達300億元。

廣闊的市場帶來巨大的機會,將吸引更多的相關企業落地海南。金牌港開發區也將致力于裝配式建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用“店小二”的服務精神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