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央廣網北京7月4日消息(總臺中國之聲記者譚瑱)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報道,受內外部因素綜合推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近期延續波動走勢,引發市場關注。近期,中國銀行等境內主要銀行下調了美元存款利率。在分析人士看來,當前時點降低美元存款利率,對于穩匯率有積極意義。下調境內美元存款利率有何深意?下半年人民幣匯率走勢如何?

記者從多家主要銀行了解到,近期,多家銀行網點紛紛下調了美元存款產品的利率報價,大額存單從最高4.3%降低到2.8%。

分析人士指出,境內美元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出現“倒掛”,是商業銀行降低美元存款利率的重要動力。受美聯儲持續激進加息影響,去年以來,境內美元存款利率明顯上升。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2023年3月,境內1年期美元大額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67%,同比上升4.15個百分點。而同期境內1年期美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34%,出現“倒掛”。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由于去年以來中美貨幣政策分化,中美利差逐漸‘倒掛’。近期,國內的商業銀行下調美元的存款利率是為了防止中美利差‘倒掛’進一步走擴,這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導境內企業和個人理性進行資產負債配置。”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盡管降低美元存款利率是商業銀行的市場行為,但客觀上有助于給匯率市場的美元單邊升值預期“降溫”,對于穩匯率有積極意義。溫彬說:“客觀上,境內美元存款利率的適當降低,也與人民幣存款利率下降具有一定的協同性,有利于降低境內企業居民的美元存款需求,對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具有積極意義。”

近日舉行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3年第二季度例會提出,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堅決防范匯率大起大落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這釋放出避免匯率出現大幅度波動的政策信號。連平說:“避免匯率出現大幅度波動成為一種政策的導向,意味著背后有一系列政策工具可以加以使用,當匯率出現大幅度波動的時候,應該會看到有關方面政策干預的一些舉措,一些工具就會走到前臺。這一次商業銀行美元存款利率的下調,而且是多家銀行同步下調,可以看作是響應政策的一種市場行為。”

目前,國內主要銀行調低美元存款利率的影響,已經傳導到外匯市場。7月3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7.2175元,結束了連續貶值的走勢,較前一交易日調升了101個基點。截至4日9時,更多反映國際投資者預期的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徘徊在7.246附近,較前一個交易日創下的年度低點7.2855回升了300多個基點。

受美聯儲持續激進加息以及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連平認為,當前,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緊縮周期接近尾聲,美元走強較難持續,有關外溢影響將逐步減弱。連平表示:“回顧從去年3月份以來美國加息的歷程,可以看到這個過程已經接近尾聲,即使是再加一次到兩次,也是最后一個階段的加息行為。這樣就意味著未來美元有可能會經歷一段相對平穩的階段之后出現逐步回落。因此大幅度看空、過度看空人民幣是不可取的。下半年人民幣匯率走向逐步企穩之后,小幅度回升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專家認為,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大盤、國際收支大盤、外匯儲備大盤穩固,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對匯率的預期總體平穩,是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的堅實基礎和有力保障。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現階段,人民幣匯率短期修復動能改善,中長期企穩回升可能較大。曾剛說:“匯率的決定因素還是取決于經濟的基本面。從目前看,這種短期的波動實際上已經偏離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中長期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仍然相對比較高。而且,目前進出口仍然保持著盈余,所有這些都給中長期人民幣匯率提供了有力支撐。所以在短期過度波動之后,在中長期,匯率本身也有恢復到正常合理期間的內生動力,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匯率的反彈是必然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