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填完志愿,就有許多同學迫不及待,想要知道什么時候能夠知曉錄取結果。你是怎么被錄取的?多久才能知道錄取結果?一起來看看錄取流程吧~
(相關資料圖)
高考錄取的7個流程
01數據準備
投檔工作開始前,省錄取場會將考生的電子檔案匯總,并做好相關數據(如:高考成績信息、志愿信息、政策照顧、體檢信息等)的檢查和備份。
02準備投檔
省錄取場根據學校提出的投檔比例和要求(如面試要求、軍檢合格要求等)進行投檔前準備,其中實行平行志愿批次,在個批次正式投檔之前,省錄取場通常會開展模擬投檔和信息交互。通過模擬和交互,最終確定每所學校調檔比例,最大程度降低考生被退檔的風險。
03正式投檔
投檔準備完成后,省錄取場通過專用網絡將考生的電子檔案投遞給高校。
04院校閱檔
相應批次投檔結束后,各高校會下載考生電子檔案,并根據本校招生章程公布的錄取規則,為已經進檔的考生安排專業。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在安排完專業后即成為學校“預錄取”對象;不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學校將做出“預退檔”處理,并將其結果回傳給省錄取場。
(預錄:預錄是指高校準備錄取的考生,此時處于未經省市招辦審核,未辦理錄取手續的錄取狀態)
05錄取檢查
收到高校回傳的“預錄取”或“預退檔”信息后,省錄取場的工作人員會逐一進行排查,確保學校是嚴格按照政策及招生章程錄取或退檔。若對“預錄取”考生無異議,則同意錄取;對“預退檔”考生,若有異議,省錄取場將提請高校復議,無異議則同意退檔。
06打印錄取名冊
每一批次錄取結束后,省錄取場都會根據高校的錄取結果,打印出已被錄取的新生名冊,并加蓋錄取專用章后,寄送給各個招生高校。
07發放錄取通知書
招生高校根據錄取新生名冊,填寫錄取通知書,加蓋學校公章再由校長簽發后,連同入學報到須知、資助政策辦法等相關資料,通過郵政EMS寄送給考生,錄取通知書上會寫明開學時間,屆時考生在規定時間內到校報到即可。如果說,填報志愿的幾天是考爸考媽和同學們最忙碌的時候,那么在填完志愿之后,就是招生考試院和高校相關工作人員最忙的時候。看似簡單的流程,需要需要工作人員的傾力保障和辛勤付出,咱得為他們點贊。
投檔錄取常見問題
01多久才能知道錄取結果?
錄取結果一般在每個錄取批次開錄后的2-3天內可查詢到。但因各高校錄取時間不一致,錄取結果不是一次性公布,且存在征集志愿的情況,所以有些考生的錄取結果甚至要等到這個批次錄取完才能查詢到。
考生還要考慮到“被錄取了,但錄取數據暫未更新”的情況,畢竟高考投檔錄取是一個比較復雜漫長的過程。
02去哪里看錄取結果?
在錄取工作結束之后,省級招辦和高等學校會向考生提供錄取信息公開查詢及申訴渠道,并按規定將有關錄取結果向社會公示。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省級招辦和高等學校所提供的途徑查詢和確認本人的錄取結果。
一般有以下幾種途徑查詢:(1)本省招辦官方網站;(2)錄取高校網站;(3)省招辦授權的相應網絡、平面媒體等;(4)地市級招辦。
03錄取結果“未查詢到相關信息”?
“未查詢到相關信息”不代表你沒被錄取,可能是錄取信息還沒反饋,也有可能是你所報批次還沒開始錄取。
一定要看清楚各批次的錄取時間!各地各批次錄取時間不同,需要大家留意時間。
詳情請點擊查看:最新:多地公布2023年高考錄取時間,趕緊看看!
04已投檔就會被錄取嗎?
“投檔”不代表“被錄取”。所以如果你的檔案狀態顯示“已投檔”,雖然很大概率會被錄取,但是也不是百分百。
“投檔”相當于預選,只有預選上了,才有被正選的可能。考生檔案被投出之后,學校還要進行分配專業這一關鍵工作,在這一環節會最終決定考生是被錄取到某個專業,或是被退檔。
05被退檔怎么辦?
1.參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在第一次投檔錄取結束后,總會出現一些上線考生滑檔、被退檔的情況,導致部分高校剩余缺額,未能完成招生計劃。于是,考試院會發布通知向社會公布高校招生缺額計劃,并組織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照缺額計劃再次填報志愿,也就是征集志愿。
2.參加下一批次的錄取。除了參加征集志愿,考生還可以通過下一批次的錄取,再一次爭取上大學的機會,前提是有填報下一批次的志愿。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