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2日,亞洲股市普遍下跌,日經225指數收跌2.3%,報32707.69點;日本東證指數跌1.5%,報2301.76點。

臺灣加權指數收盤下跌319.14點,跌幅1.85%,報16893.73點。

港股恒生指數跌超2.5%,恒生科技指數跌超3%。

午后A股也震蕩走弱,滬指一度跌逾1%,深成指、創業板指紛紛下跌。醫藥生物、鋼鐵煤炭、銀行、旅游酒店等板塊跌幅居前。下跌個股超3100只。北向資金實際凈賣出46億元。

消息面上,當地時間8月1日,全球評級巨頭惠譽突然宣布,將美國長期外幣債務評級從AAA下調至AA+。這是惠譽自1994年首次發布美國信用評級以來第一次對該國的評級下調。受此影響,美國三大股指期貨盤后時段直線下挫,其中,納指期貨一度跌超0.8%。

韓國政府表示,為防止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下調美國國家信用評級引發國內外金融市場動蕩,將加強市場監督。

以簡·哈茲烏斯為首的高盛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惠譽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最高級別下調的原因不包含新的財政信息,主要反映了治理和中期挑戰。“評級下調應該不會對金融市場產生直接影響,因為美國國債的主要持有者不太可能因評級下調而被迫拋售美國國債。由于美國國債是如此重要的資產類別,在談及拋售問題是,大多數投資授權和監管制度特別提及美國國債,而不是AAA級的政府債券。盡管2011年標普下調美國評級影響了市場情緒,但當時并沒有出現明顯的被迫拋售現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