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微星,我的第一反應或許是“泰坦GT77”這類旗艦級游戲本,它們有些厚重、性能彪悍,是微星MSI的代表產品。

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微星絕影14 Studio,它與上面提到的產品完全不同,是一款小尺寸性能本,搭載i9處理器和RTX4060獨顯,同時黑白的“熊貓配色”看上去也很優雅。


【資料圖】

那么這臺電腦的實測表現如何?這次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微星絕影14 Studio

它的配置如下:

i9-13900H 處理器

RTX 4060 8GB 獨立顯卡(90W)

16GB DDR5 5200MHz 內存

1TB 固態硬盤

14英寸 2560×1600分辨率 100%P3色域 240Hz刷新率 IPS屏

電池容量 72Wh

厚?~

機身重?

適配器重量 736g

優點!

1,雙內存插槽,且默認為單條16G

2,搭載屏幕,規格較高

3,BIOS可玩性較強

【升級建議】

這臺筆記本電腦拆機略有難度,卸下底面所有螺絲即可卸下后蓋,邊緣卡扣較緊,建議使用撬片。

內存為單條16GB DDR5 5600MHz,由于H45 CPU限制在5200MHz下運行,機器有兩個內存插槽,如有需求可加裝內存。

測試機的固態硬盤容量為1TB,型號是三星PM9A1,支持PCIe ×4和NVMe,機器只有一個插槽,如有需要可自行更換固態硬盤。

【購買建議】

1,對內存性能要求較高

2,對屏幕規格要求很高

3,擁有更仆難數的購機預算

微星絕影14 Studio最大的特點是“雙內存插槽”,小尺寸性能本大多是“板載內存”,熱門產品ROG 幻14也只是“單內存插槽”,而絕影14給到了雙插槽。

屏幕方面實測色域容積%DCI-P3,色域覆蓋%DCI-P3,以Display P3為參照,平均ΔE ,最大ΔE ,實測最大亮度451nit。

接口方面機身左側有HDMI、USB-C 10Gbps(支持100W PD充電和DP獨顯輸出);機身右側有音頻接口、USB-A 10Gbps、雷電四(支持DP核顯輸出)。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環境噪音為)

續航方面PCmark10續航測試成績為5小時33分。(場景:現代辦公)

星絕影14 Studio有兩款處理器可選,分別是i7-13700H和i9-13900H。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臺“黑白配”外觀的小尺寸高性能本,那么我比較推薦i7版,玩游戲也足夠了,省下錢可以買個鼠標了。

【散熱分析】上圖是微星絕影14 Studio的拆機實拍圖,雙風扇加VC的組合,側鰭由熱管連接,居然沒有“立交橋”散熱了,有點不習慣。

室溫25℃

反射率

BIOS版本:

在滿載狀態下,開啟狂暴模式,CPU溫度最高94℃,穩定在91℃左右,功耗為PL1值動態調整約38W,P核頻率左右,E核~;顯卡功耗85W,溫度℃撞墻,頻率1785MHz。

(注意:絕影14默認調整了AC/DC Load Line,為了減少烤機數據誤差,我們將其手動調整為了Intel的默認值。同時為了防止功耗跳動,顯卡功耗也手動鎖定到了90W)

單烤Stress FPU,機器的PL1調度有BUG,CPU溫度在80~95℃之間波動,功耗在45~85W之間波動,同時P核頻率也在~波動,E核頻率~波動。單烤Furmark,顯卡溫度維持在℃,功耗90W,頻率1875MHz。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最高℃出現在“6”鍵上,WASD鍵附近約為45℃,方向鍵℃。左腕托溫度為℃。背面中心點溫度℃。

【豬王的良心結語】

這臺電腦的型號是“絕影14 Studio”,官方給它的定義和“Studio創意設計”有關,但大多數人顯然會把它當做一臺“小尺寸游戲本”來看待,這個界限是相當模糊的。

可在我看來,微星把它定義為“創意設計本”是很正確的,因為它的性能釋放在同級產品里并沒有優勢,幾款“競品”都會把功耗首先給顯卡,所以絕影14走游戲路線會比較吃虧,全能本更合理一些。客觀地說,在此價位區間買這個硬件是可以的,ROG、靈耀、YOGA都是差不多的定價,再加上“熊貓配色”,那相信這臺電腦肯定能火一把。

PS:另外絕影14 Studio?(星辰藍)也快來了,如果喜歡這款配色的可以后續關注一波,喜歡此“熊貓配色”的現在就可以入手享受。各大電商平臺搜索【絕影14】查看更多驚喜。

傳送門:

(本文來源:筆吧評測室)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