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大河網訊 8月7日,在汝州市紙坊鎮武巡村的一處農田里,工人正頭頂烈日,搶抓工期修建應急抗旱項目。項目完工后,將全面提升當地水旱災害防御能力。

“我們現在所在工程段的主要建設內容為重建灌溉渠道10.65公里。這一片區域農田集中,工程完工后,能解決紙坊鎮和焦村鎮部分村近萬畝農田的灌溉需求,改善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項目施工方負責人說,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左右。

由于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汝州市春季氣溫回升快且干旱少雨,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發生,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近年來,由于灌溉水不足,造成土壤墑情差,影響農作物的播種、出苗和生長,各生育期無法及時按需灌溉,對農作物正常生長造成威脅。

新修水渠,引得活水潤農田,造福一方百姓。現在修建的灌溉工程仍采用來自安溝水庫的水作為灌溉水源。安溝水庫灌區設計灌溉面積2.5萬畝(1畝≈666.67平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萬畝,控制流域面積89平方公里,總庫容1530萬立方米。原有渠道因年代久遠,周邊雜草叢生,水流運行不暢,整修抗旱渠道迫在眉睫。汝州市水利局經過勘查后,決定修建應急抗旱項目,設計修建東、南、西3條干渠,全長17.965公里,下設斗渠20條,建成投用后可解決紙坊鎮、焦村鎮3個行政村10261畝農田的基本灌溉用水問題,全面提升當地水旱災害防御能力。

沿著新建水渠項目一路向北,來到焦村鎮靳村打井取水施工現場,井架聳立,機器轟隆作響……由于多年干旱,地下水水量下降嚴重,大峪鎮玉皇村、后坡村,蟒川鎮小龍廟村,焦村鎮靳村等地原有機井已經干枯無法正常使用。村民只能用儲水桶去臨近村莊拉水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嚴重影響村民的生活質量。

“本次飲水水源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新打配套機電深井4眼,建成后可解決干旱情形下大峪鎮玉皇村、后坡村,蟒川鎮小龍廟村,焦村鎮靳村約5000人的基本飲水問題,切實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汝州市水利局有關負責人說。(蔡長偉 李鵬程 周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