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趙志鵬 聊城報道
“朋友圈被新青年音樂節刷屏了!”“當熟悉的音樂響起,感覺青春又回來了。”“聊城,我們下次再見!”……8月26日、27日,2023聊城新青年音樂節在聊城大學東昌學院新校區東側激情開唱,數萬名樂迷共赴這場音樂之約。兩天時間,周傳雄、二手玫瑰、棱鏡、GALA、房東的貓等十四支樂隊(歌手)接力嗨唱,以“新青年”的名義,帶來一場激情四溢的音樂盛宴,滿足了樂迷對音樂的所有暢想。
這場新青年音樂節,讓聊城不一“YOUNG”!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因為“新青年”,“江北水城 兩河明珠”的城市品牌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因為“音樂節”,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對“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發出了“聊城,我們下次再見”的約定。青年與音樂的相遇,讓聊城這座低調而內斂的城市被賦予了全新文化內涵,展現了它多姿多彩的魅力。
“熱情”與“青春”讓這座城市底色更亮
青春的盛宴,不止有夏日的清風和秋日的晚霞,還有熱情浪漫的音樂節。
河北樂迷張先生是第一次參加新青年音樂節,深深感受到新青年音樂節的魅力。“我是第一次來聊城,除了被音樂節現場樂迷的激情和震撼的視覺效果感染,還被聊城人的熱情所感動,這次來,讓我覺得聊城不光有美景,更有多元的文化魅力。”
南京樂迷陳女士說:“我是新青年音樂節的‘鐵粉’,泰安、濟南、濰坊的新青年音樂節,我都去了,這次來聊城算是‘四刷’,從車站開始就有司機師傅給我介紹聊城的美食,不僅如此,現場還有免費的擺渡車,看得出聊城人很熱情,主辦方也很貼心。”
外地樂迷的暖心經歷,讓“熱情”成為新青年音樂節的一個“代名詞”。“朋友們再見!”“多幸運,在新青年與你相遇”“歡迎再來聊城”……演唱結束樂迷陸續退場時,通道兩側圍滿了音樂節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員,手持寫滿了各種標語的愛心指示牌,熱情地與樂迷告別。
這波誠意滿滿的表達讓樂迷感動不已,紛紛以熱情回應熱情,給予聊城“新青年”最高的評價:“這次音樂節很難忘!”“聊城很暖心!”“期待下次再見!”……
聊城的熱情,源于它是一座有青春底蘊的城市。
以青年為主的新能源客車研發團隊,向世界展示了走在高質量發展快車道上的“青春力量”;“萌寵小鎮”,朝氣蓬勃的業態吸引清華大學等諸多青年科研團隊前來聊城創業;來自北方城市的聊城大學龍舟隊在世錦賽勇奪6金1銀,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如今的聊城,正成為廣大青年創業、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處處迸發著青春的活力和熱情的態度。
“這是我第一次來聊城,沒想到聊城城市環境這么好,生活節奏慢,非常舒服,可能考慮畢業后來聊城發展。”來自天津的大三學生鄭同學對記者說,兩天時間讓他認識了聊城,也讓他愛上了聊城。音樂節,是展示城市活力的窗口,也是表達美好生活的載體。古街巷的城市煙火、河湖秀美的浪漫、嗨翻全場的音樂,無一不向大家講述著:“聊城很休閑”,“聊城值得青年留下”。
青春向上、包容開放、熱情好客的聊城喜迎八方來客。2023年,青年人又多了一個來聊城的理由——新青年音樂節。
“理解”與“支持”讓這座城市更有愛
誠然,這次新青年音樂節,“降雨”是離不開的話題。然而,也正是因為降雨,樂迷們在現場收獲了“感動”,主辦方也看到了“理解”與“支持”。
8月26日,持續的降雨,給這場籌備已久的音樂節帶來了不少“插曲”。雖然降雨不斷,但絲毫沒有影響樂迷的熱情,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人在“泥濘”的場地中恣意狂歡。“這樣也很有音樂節的感覺”“不下幾場雨,就不叫音樂節了”“降雨無法避免,現場應對比較及時”面對樂迷的包容與理解,主辦方和每一支樂隊在音樂節現場連連表達感謝。
面對降雨,主辦方很有“態度”,誠意滿滿。為給現場樂迷提供更好的音樂體驗,8月27日晚,樂迷散場后不久,聊城新青年音樂節主辦方便將一輛輛載滿砂石的卡車駛進音樂節現場,連夜鋪設砂石,力圖盡最大努力恢復現場地面。
“雨衣免費發到樂迷手中”“草皮地毯鋪平泥濘道路”“免費姜糖水驅散樂迷寒冷”“免費擺渡車送樂迷回家”......這兩天,暖心的瞬間在聊城新青年音樂節現場接連上演。溫暖、感動和理解,在治愈著這個糟糕的雨天,讓萬名樂迷與聊城這座城市同頻共振、同樂融融。
“車輛請有序停放在停車區。”“請樂迷有序排隊進場。”……汽車駛入音樂節停車區,沿路的交警耐心地為每一名樂迷指引車位,井然有序的交通疏導與細致周到的入場保障下,萬余名歌迷進入音樂節現場。
哪里可以打卡、哪里有美食可以購買、哪里有衛生間……音樂節現場,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穿梭在熙攘的人群里,耐心解答樂迷的問題。真誠的態度和熱情的服務,讓樂迷感受到賓至如歸,也讓樂迷喜歡上這座充滿愛的城市。
“我為我們自己的城市感到驕傲”“我認為聊城這次新青年音樂節做的很棒,帶來了我們的青春!”“現場非常噪,非常燃,很快樂、很開心”“這點雨算什么,因為我是新青年,期待聊城下次的音樂節”......音樂節剛一結束,樂迷們在網上接連寫下一句句真誠的評論。文字雖短,但卻是對聊城新青年音樂節的認可,更讓這座青春之城變得溫馨而有愛。
“同心”與“護航”讓這座城市更有力量
從公安部門高密度部署執勤力量,筑牢現場安保“銅墻鐵壁”,到公交集團協調40輛免費公交擺渡車,滿足音樂節期間廣大樂迷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從五洲集團提供愛心公益車,在演唱會當天“招手即停”免費接送樂迷,到場內場外配備志愿者,提供樂迷信息咨詢服務,暢通樂迷往返音樂節現場的“最后一公里”......
可以說,新青年音樂節背后,有著多部門的聯動配合,有著眾多工作人員不辭辛苦,日日夜夜地努力。正是因為他們的硬核“護航”,才有了一場精彩且難忘的音樂盛會,才讓這座城市更有力量。
2023聊城新青年音樂節從5月31日官宣籌備,到8月27日最終圓滿結束,近3個月的時間里,全市公安、文旅、應急、醫療、交通等部門通力配合,多次召開調度會,周密部署,落實每一個細節。聊城市主要領導更是高度重視,成立新青年音樂節指揮部,抽調有關部門精干力量,全面負責音樂節各項籌備保障工作,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民警耐心解答咨詢,指揮疏導交通,及時為樂迷和游客紓困解難,指引樂迷有序進場退場,確保活動現場及周邊安全有序。”在安全保衛上,聊城公安是當仁不讓的最強后盾,他們專門組織召開會議,研究審定安保總體方案,實地踏勘活動現場,就各環節安保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一定要確保節會期間的消防安全!”為保障音樂節現場的消防安全,聊城消防救援部門提前對場地進行摸查,不放過任何一處消防隱患,對消防設施和重點部位進行了全面的熟悉掌握。
“志愿者現場引導,全方位做好音樂節的疏散工作。你總能看到紅色小馬甲穿梭于現場,為樂迷答疑解惑、發放物資、指引方向、貼心服務。”貼心的服務總是出現在每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用小小的舉動為樂迷帶來最優的體驗感。
……
“紅藍警燈”讓人踏實、“志愿紅”讓人倍感溫暖……所有人都堅定著一個信念:一定要把這場音樂節辦成樂迷滿意的音樂節,一定要把熱情好客的真實聊城形象展示給外地的朋友。現在來看,聊城確實做到了。
從全程高能的搖滾表演、電音大秀,到造型十足的舞臺設計、驚艷全場的燈光效果,這場為期兩天的視聽盛宴,炸裂著在場每一個人體內蠢蠢欲動的快樂因子,現場人潮跟隨節奏肆意搖擺,盡情享受這場放松身心、撫慰心靈的音樂之約。
時間會流轉,天氣會陰晴,音樂卻在永恒里結晶。青年不老,是因為夢想永恒。我們期待,下一次,聊城新青年音樂節再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