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運營、成本管理及保障流動性仍將是公司的短期的重點努力方向,以盡量減少不確定性對整體業務基本面的不利影響?!盞eep在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中提到。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Keep總收入9.85億元,同比下降2.7%。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凈虧損2.23億元,同比下降29.7%。
業績電話會議上,Keep CEO王寧提到,在未來的業務布局上,Keep會推出很多新的品類,比如會增加很多戶外新品,“隨著明年外部環境更穩定,Keep新品上市,以及我們的智能化硬件的增長,相信能帶來更高的業績增長。”
(資料圖)
收入9.85億元同比下降2.7%
Keep報告期總收入9.85億元,同比下降2.7%。王寧解釋稱,這主要由于健身產品收入下降所致。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平臺的自有品牌運動產品收入4.66億元,同比降9.5%,主要是由于健康食品產品的銷售額減少。
Keep CEO王寧在電話會議上解釋稱,今年上半年經濟還處于恢復階段,整體大盤影響業績下滑,“但整個健身品類大盤的跌幅很大,Keep已經是跌幅最小的代表公司之一。”他表示,面對外部不確定性,團隊選擇謹慎的品類擴張策略,重點優化產品策略?!癒eep的智能化產品仍然逆勢同比增長,但是食品品類大幅減少,主要是因為在食品品類上公司調整了渠道以及投放策略,減少了低效的食品品類和渠道,聚焦在站內主戰場?!?/p>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虛擬體育賽事業務的表現,Keep的會員及線上付費內容業務收入增長。財報顯示,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收入4.49億元,同比增長10%。而廣告及其他收入0.69億元,同比下滑21.4%。這主要是由于疫情對廣告客戶造成影響。營業成本則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5.98億元減少6.2%至今年同期的5.61億元,與同期總收入下降基本一致。
在盈利方面,Keep 2023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0.9%增至43.0%。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凈虧損同比下降29.7%至2.23億元,“市場營銷及推廣活動、供應鏈管理、倉儲及物流管理的效率提升以及持續的成本優化等措施也對我們實現盈利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持。”王寧說。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5億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全職員工數目為1079名。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雇員福利開支總額(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為3.35億元。
月活躍用戶2950萬同比減21.8%
財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平臺的平均月活躍用戶及平均月度訂閱會員分別為2950萬名及300萬名,而2022年同期為3770萬名和370萬名。該兩項減少主要是由于此前疫情影響導致。
不過公司強調稱,這種影響已開始減弱,平臺在今年7月的平均月活躍用戶及平均月度訂閱會員已恢復至2022年同期水平的約9成。盡管月活躍用戶規模下降,但升級的內容及服務使會員滲透率從去年上半年的平均9.7%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10.2%。得益于虛擬體育賽事業務的持續增長,平臺每名月活躍用戶的每月平均收入同比增長24.1%。
王寧提到,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以下這些舉措:包括平臺進一步夯實在優質內容方面的護城河;今年上半年,平臺為付費會員提供更多錄播課的選擇,錄播課程從一年前的1391節增到現在的2464節,還發布更新了諸多自營課程。上半年會員課程的鍛煉次數同比增長超過200%。
2023年上半年,平臺與熱門IP合作聯名推出多個虛擬體育賽事,吸引鼓勵用戶達成各種運動任務,進而可獲得創意設計獎牌或其他獎品,這吸引了尋找創新有趣的體育運動用戶,上半年每名賽事付費用戶平均收入也同比增長約30%。
王寧還提到,平臺一直在改進Keep的智能硬件產品的功能和特性。2023年上半年,Keep智能單車的產品總交易量(GMV)同比增長超過20%,Keep手環的GMV同比增長也超過10%。
優化運營和成本管理仍將是短期重點
在電話會議上,王寧強調稱,中國健身市場規模龐大,但發展和服務水平偏低,據灼識咨詢報告,2027年中國健身人群將達4.64億。健身滲透率與美國比仍有20%以上差距,伴隨著中國國民對更健康方式的追求,這一市場將呈現強大增長潛力。
但與此同時,王寧強調稱,傳統健身房模式門檻較高課程昂貴,并受到時間、地點的約束限制,參與度低,質量和用戶體驗更是良莠不齊,在中國低線城市還存在供給不足的問題,而Keep這樣的線上模式有效地解決了上述痛點。
在未來的業務布局上,王寧提到,Keep會推出很多新的品類,比如因為陽康后戶外運動的趨勢很明顯,平臺上會增加很多戶外新品,“隨著明年外部環境更穩定,Keep新品上市,以及我們的智能化硬件的增長,相信能帶來更高的增長?!?/p>
Keep還提到,優化運營、成本管理及保障流動性仍將是公司的短期的重點努力方向,以盡量減少不確定性對整體業務基本面的不利影響。
長遠而言,Keep將繼續對沉浸式、獨家、專業的內容和互動體驗進行投入,研發及應用新技術及智能功能,進一步提高用戶參與度。
標簽: